林務局攜手調查局 建置檜木DNA鑑定資料庫抓山老鼠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森林護管員勞苦功高,巡護山林保護我國森林,林務局今舉辦「森林護管交流論壇暨績優森林護管員表揚大會」,表揚16名優秀、傑出的森林護管員,林務局與調查局攜手合作建置的「台灣檜木DNA鑑定技術資料庫」預計年底完成,將透過DNA鑑定抓盜採源頭,明年該資料庫上路。
護管員依規定每年都要有4次森林巡視行程,每次行程5到7天,有時甚至可以到9天,
今年獲得傑出森林護管員肯定的吳志聰50歲,資歷為26年,他回憶自己剛開始在阿里山擔任護管員時,一週只能回家一次,過去小孩覺得爸爸冷落他們,但小孩長大後理解工作狀態,親子關係也轉好,他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巡山遇到10位盜採的山老鼠,他們一行8人靠近後,由於手上沒有武器,便用獅吼功斥退山老鼠,事後還調手機通聯紀錄,將山老鼠一網打盡。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森林護管員在守護台灣森林資源的崗位上,就像是維護森林生命力的「心跳」,是極其重要的關鍵角色,時常須不懼險阻地深入山林進行調查,更須搶救惡火對山林資源的吞噬,還要忍受寒風甚至冰雪,經過長時間的夜間埋伏以查緝盜伐,森林護管員默默為台灣山林犧牲奉獻的精神,非常值得全民尊敬。
法務部調查局長呂文忠也出席大會,他回憶過去在宜蘭地檢署任職時,就發現檜木林盜採非常嚴重,也發現護管員的人力有限,當時就跟林務局、工研院攜手研發遠紅外線監測系統,並於8年前啟用,在偵辦山老鼠時,發揮極大效果,甚至查辦史上最大的山老鼠集團,但他發現處理山老鼠案件仍有許多盲點,希望透過科技來補足,因此也在同年提出檜木DNA鑑定計畫,即使檜木被大卸8塊,甚或成為雕刻品,仍能透過鑑定,抓到源頭,但因經費排擠,直到4年前獲經農委會與林務局支持,該計畫預計年底建置完成,並於明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