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母親!環團發起拒喝瓶裝水挑戰 獲千人響應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根據ICC國際淨灘行動淨灘數據,寶特瓶多年來蟬聯海洋廢棄物排行榜前3名,對環境影響甚鉅。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近來發起拒喝瓶裝水挑戰,獲得千人響應,其中包括多名網紅及中小學生,估計省下數萬個寶特瓶。
RE-THINK表示,近來油價下跌、瓶裝水卻沒有變便宜,現在一瓶20塊、600ml的瓶裝水,可以買2瓶等量的汽油、超過15瓶白開水;「瓶裝水又貴又不環保」,一次性使用後不但會製造垃圾,生產瓶子與運送過程也浪費許多能源。
RE-THINK於今年世界地球日發起「#和地球乾杯」挑戰活動,邀請大眾拿出環保杯、拒用一次性瓶裝水,以行動保護地球;活動截止日為本週日、母親節當天,至今已有千人響應,其中包括知名網紅台客劇場、教育傳播媒體臺灣吧、環保youtuber金魚腦、白昆禾、獨立樂團拍謝少年等,預計已省下數萬個寶特瓶。
台北市民權國中教師劉雨家帶頭串連4個班級、共120位學生響應活動,她指出,配合108課綱,老師們有空間進行跨學科的主題式課程,其中海洋環境的永續正是學生們探索的議題。她帶領學生從察覺問題到採取行動,逐一落實「早餐減塑」、「淨灘」、「海洋文學閱讀」等實踐課程。
劉雨家說:「除了讓學生知道要做,更重要的是為何而戰,背後的理念溝通更為重要」;她認為減塑教育具有保鮮期,唯有持續不斷於生活提醒實踐才能深植人心。
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表示,今年適逢世界地球日50週年,受疫情影響大家減少出門、保持社交距離,更無法如往常一樣群聚淨灘。因此將環保戰場從線下拉回線上、也將群聚運動改為個人的環保行動響應,推動減塑教育,防疫又愛地球,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能夠再度號召大眾一起淨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