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濱快速公路減少碳排放量 奪國際首獎

西濱快速公路八棟寮至九塊厝工程碳管理及環境減輕策略工程,獲108年度全球道路成就獎的環境減輕類首獎。(中央社)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八棟寮至九塊厝工程完工通車後,因碳管理及環境減輕策略,榮獲國際道路協會(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IRF),108年度「全球道路成就獎」中的環境減輕類首獎;這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個獲得ISO/TS 14067碳足跡查證聲明的公路工程。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今於美國拉斯維加斯代表領獎。
國際道路協會全球有約120個國家為會員,全球道路成就獎共有12個獎項,每個獎項每年只會有一個單位獲獎,台灣過去於104年以國道1號五楊高架獲設計類首獎、105年以ETC電子收費獲交通管理類首獎。公總指出,這次獲得IRF「GRAA全球道路成就獎」,是政府、設計與執行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對設計、執行團隊及國內工程界的肯定,同時將台灣推動永續公共工程落實環境保護措施,及全生命週期觀點進行的碳管理成就,介紹給世界各國代表。
此工程從規劃設計階段便導入環境減輕措施,如綠化植被、地下水入滲、既有紅樹林保護與棲地補償等,公總更分析不同設計對碳排放影響,包含路線調整、替代材料、結構體減量等,並檢討工程施作與後續車流轉移所產生的排放量。最終透過實際盤查成果發現,工程材料碳排放量占比雖高達94%,機具與運輸各約占6%,但透過以飛灰、爐石粉取代水泥、加勁擋土牆取代一般擋土牆、機具運用最佳化、場電取代柴油發電機及多孔隙瀝青混凝土取代密級配瀝青混凝土等措施,並配合交通量的轉移、樹木與植被的種植,可減少約164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附量,發揮減碳最大效益。
公總表示,藉由完整碳足跡盤查作業,了解工程碳排放量,據以施行減碳及環境保護措施,減少碳排放量及減輕環境衝擊,已成為其他工程單位導入碳管理圭臬,而相關成果(本土化工程碳排放資訊)將回饋行政院環保署國家碳足跡系數資料庫及後續工程設計參考,使台灣碳管理制度及碳排放參數資料更臻完備;進而可有效制定減碳策略、達成整體工程生命週期減碳及環境減輕目標。
這次獲獎獎項是台灣工程首次榮獲,讓台灣工程建設得以躍登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認識台灣,相關得獎介紹短片,IRF將長期公布於官網。

西濱八棟寮至九塊厝獲108年度「全球道路成就獎」中的環境減輕類首獎。(圖:公路總局提供)

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右4)、中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習良孝(右5)與工程團隊於IRF國際道路協會國家會議領獎後合影。(圖:公路總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