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大免疫治療新突破 肝癌存活率升至6-8成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領導的研究團隊,找到癌症免疫治療的重大突破!團隊研究提升抗癌免疫細胞(T細胞)功能的聯合療法,能讓肝癌存活率達60%到80%,有效提升肝癌免疫療法療效;研究7月獲國際知名期刊「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刊載,有助提升台灣癌症治療的國際聲譽與競爭力。
中國醫大校長、中研院院士洪明奇,長期致力「終結癌症」研究,是國際知名癌症基因科學家;有鑑於肝癌是亞洲國家盛行率高的疾病,更是國內癌症10大死因之一,但目前針對肝癌治療還未發展出特效藥;「免疫療法」雖被視為癌症治療的新希望,仍有隱性癌細胞會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影響療效,率研究團隊與美國姊妺校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團隊合作,設法突破影響療效的關卡。
洪明奇指出,癌細胞內有一項PDL1蛋白質,正常情況下免疫細胞T細胞會攻擊PDL1,但腫瘤中的另一項蛋白IL6會讓肝癌預後變差,尤其IL6會讓PDL1更穩定,不易被T細胞攻擊,團隊研究利用一項抗體藥物能阻斷IL6與PDL1的連結,讓PDL1弱化,協助T細胞鎖定攻擊。
此外,研究團隊另設法強化T細胞的功能,洪明奇說,T細胞內原有PD1蛋白協助強化免疫細胞發動攻擊,但同時存在Tim3蛋白以抑制T細胞過度活化,當人體健康時兩項蛋白須維持平衡,以免T細胞攻擊正常細胞,但若人體生病時,需要有效抑制Tim3以利T細胞活化攻擊壞細胞,團隊也找到抗體藥物能有效抑制Tim3。
洪明奇說,研究團隊將弱化PDL1及抑制Tim3雙管齊下合併運用在肝癌免疫療法上,經動物實驗發現,未經治療的肝癌小鼠1個月內死亡率達到100%,經聯合免疫療法治療的肝癌小鼠40天後的存活率達到60%~80%,顯著提昇免疫療法療效,讓肝癌治療出現新突破;研究受到國際肯定,有助提升台灣癌症治療的國際聲譽與競爭力。
洪明奇指出,且兩種管道採用的抗體藥物均是利用目前已開發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藥物,不須再另開發新藥,完成動物實驗後,下階段將申請人體試驗,可望縮短相關療法開發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