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臉部平權運動啟動 擺脫不平等對待
苗栗縣臉部平權運動啟動,由縣長徐耀昌代表簽署承諾書。(記者張勳騰攝)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臉部平權」多年,去年全台推動首長簽署支持,今天在苗栗縣政府舉辦啟動記者會,由縣長徐耀昌簽署承諾書,邀請縣民共同支持;罹患血管瘤的陽光傷友李兆翔也以自身經驗現身說法,呼籲大家「無論顏面外觀如何,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及公平對待」。
根據陽光基金會「2016台灣民眾身體意象與經驗調查」,在台灣,每8人就有1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在該會的服務過程中,更是經常聽見顏損朋友在求學、就業階段遭受種種不平等的待遇。
陽光基金會期盼能讓更多人接觸與認識「臉部平權」理念,營造不以外貌評斷每個人的友善社會,於2011年起提倡「臉部平權」運動,期能改善顏損者處境,更於去年起藉由「臉部平權環台推廣二年計畫」,於各縣市將平權意識向下扎根。
37歲的李兆翔因臉上的血管瘤,自小就飽受欺凌,除異樣眼光,被取難聽綽號更是家常便飯,國中小學更轉學8次,甚至二度出家,靠宗教信仰尋救慰藉,也求助心理治療,直到921大地震後才還俗。
多年來李兆翔,將心念由不斷盤旋的霸凌陰影負向思考中抽離出來,他目前是一位有證照的街頭藝人,專長表演木箱鼓,獲得不少掌聲鼓勵,他認為就是臉部平權的境界。
李兆翔說,血管瘤只是自己身上一個獨特的部分,不等於他這個人,每個人生來都是獨特的,期盼大家能好好發揮自己的獨特,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跟自己的不同。
苗栗縣臉部平權運動啟動,由縣長徐耀昌(左三)簽署承諾書,邀請縣民共同支持。(記者張勳騰攝)
罹患血管瘤的陽光傷友李兆翔,已領有街頭藝人證照,專長表演木箱鼓,逐漸走出長期被歧視的陰霾。(記者張勳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