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發現新物種「金門鐘螺」 洪清漳:獻給金門潮間帶

洪清漳發現海洋新物種「金門鐘螺」,在今年四月登上國際期刊「VISAYA」。(記者吳正庭攝)

洪清漳發現海洋新物種「金門鐘螺」,在今年四月登上國際期刊「VISAYA」。(記者吳正庭攝)

2019/05/05 20:30

首次上稿 18:36
更新時間 20:30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小金門退休老師洪清漳熱愛生物,即使常因不捨晝夜蹲在海邊觀察潮間帶生物,被人喊「傻子」也不以為意,也許就因為這股傻勁,讓他發現世界第1個海洋新物種「金門鐘螺」,不僅一圓60年前的夢,還把小小金門島帶上國際舞台。

洪清漳發現的新物種上了國際期刊,臉書網友賀喜聲不斷,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董森堡說:「這不是偶像?什麼才是偶像!」向來低調的洪清漳除以可愛的貼圖回應,幾乎都是簡單的「感謝」,再不然就是「獻給金門潮間帶」。

洪清漳說,生物界除了植物的金門水韭外,海洋生物只有金門鐘螺是第一個以「金門」命名。

洪清漳說:「我從小就很喜歡生物,還記得有1個夢想,能不能有1天找到1個物種,是從來沒有發表過的,能用我的名字命名,那該有多好!」、「沒想到這個夢想,總算在60年後變成真的。」。

洪清漳說,其實在2016年12月就在料羅港看過金門鐘螺,當時牠藏在吊起的消波塊下;第2年,金門潮間帶社團成員蔡咸於烈嶼鄉貴山,陳秀麗、黃秀婷於烈嶼鄉后頭陸續也都記錄到。

他說,要觀察金門潮間帶生物很困難、很累,不是想看就看得到,許多生物都是要在大潮才看得到,大潮不是很早就是很晚,而且天氣不好也看不到;這也是許多台灣學術團隊到金門,不見得能看到金門海洋生態真相的原因。

他說,從2016年到發表的2019年期間,並非金門鐘螺不見了,而是牠真的太小,目前看過最大的直徑也僅約0.8公分,最小的大概0.1至0.2公分;「跟你保證」,這麼小的螺類,只要掉到海裡就再也找不回來。

洪清漳說,特別感謝貝類專家呂文正協助送交學者黃式毅與傅譯鋒鑑定,並於今年4月發表於國外VISAYA期刊,並完成物種資料庫的登錄。

發現於金門淺海的新鐘螺物種Calliostoma hungi Huang & Fu,2019 為軟體動物門,古腹足總目,鐘螺科,麗口螺屬,種名hungi。(物種的學名= 屬名Calliostoma +種名 hungi + 作者的姓 + 發表年份。簡單時,用屬名+種名hungi 由 Hung 加上i,為Hung拉丁化名詞的受格,配合動物命名規約的規定,種名用小寫) ;也就是說,Hung(洪)加上i, 為Hung拉丁化名詞的受格,Huang & Fu是黃式毅與傅譯鋒的姓氏。中文名稱,即俗名,由洪清漳先生以發現地命名為「金門鐘螺」。

洪清漳最後分享1段話指出,他和潮間帶社團成員常白天、晚上蹲在海邊,被人說像「傻子」一樣;也有人問他:「你今天找到什麼吃的?」洪清漳說:「就是不是去找吃的,才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如果你抱著目的是去找吃的,那你找回來的都是那些吃的東西」。

洪清漳說,金門潮間帶生物豐富,至少有300種以上,其中有很多是世界上還未紀錄的物種。

洪清漳常帶著同好,不分晝夜,守候在金門潮間帶紀錄生物活動情形。(圖由洪清漳提供)

洪清漳常帶著同好,不分晝夜,守候在金門潮間帶紀錄生物活動情形。(圖由洪清漳提供)

小金門潮間帶生物種類豐富,不分晝夜都有迷人的魅力,其中還有許多未記錄的物種,等待發現。(圖由洪清漳提供)

小金門潮間帶生物種類豐富,不分晝夜都有迷人的魅力,其中還有許多未記錄的物種,等待發現。(圖由洪清漳提供)

洪清漳發現海洋新物種「金門鐘螺」,並說明學名如何排定編寫。(記者吳正庭攝)

洪清漳發現海洋新物種「金門鐘螺」,並說明學名如何排定編寫。(記者吳正庭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