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小心!牙周病可能是其他疾病徵兆 嚴重時恐致命

牙醫師蔡鎮州提醒牙周病可能致病病因,不能等閒視之,須專業評估診斷後進行後續治療。(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牙周病有時不只是口腔牙齒問題,糖尿病、愛滋病、白血病、口腔癌等疾病的症狀也可能反映在牙周組織上,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蔡鎮州醫師說,治療牙周病須先找病因,不可不慎。
衛生福利部委託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104~105年度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計畫」報告中指出,國人的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約有4成多的牙周病嚴重卻不自覺,顯示許多人對於牙周病的認識仍然不足。
柳奇牙醫蔡鎮州說,牙周病主要是因為長期口腔清潔不佳,導致牙菌斑堆積,進而破壞牙周組織(包含牙齦與齒槽骨等)。在預防上,除多注意口腔清潔,會導致牙周病加劇的相關危險因子也很多,而且牙周病也可能是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表徵,若未即時進行評估與治療,影響層面可能不是只有單一口腔的問題而已,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臨床上,有病人因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牙菌斑對於牙周破壞更嚴重,在進行牙周基本治療與加強血糖控制下,才能更進一步接受牙周再生手術與植牙。
也有病人因牙周病感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若無控制可能造成呼吸道壓迫與全身敗血症。
蔡鎮州有個40歲牙周病患者,甚至在抽血檢查後,才發現罹患急性白血病(俗稱血癌),雖然緊急安排入院治療,但仍無法挽回生命。
蔡鎮州說,牙齒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根本,舉凡抽菸、遺傳、藥物、懷孕時的賀爾蒙改變等都是造成牙周病的危險因子,糖尿病、愛滋病、白血病、口腔癌等疾病的症狀也可能反應在牙周組織上。
牙周病若不治療,除了造成牙齦腫痛與牙齒脫落,研究顯示,更可能會提高蜂窩性組織炎、心血管疾病、新生兒早產與吸入性肺炎等重症的機率。蔡鎮州提醒,當發現有牙周病時,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評估可能病因後治療,才能有效控制這看似小問題卻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