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復健像上學「趣」 她中風全癱救回行走、認知能力

蔡姓烹飪老師在課程結業,認知和肢體動作大幅步,感謝丈夫一路陪伴。(記者蔡淑媛攝)

蔡姓烹飪老師在課程結業,認知和肢體動作大幅步,感謝丈夫一路陪伴。(記者蔡淑媛攝)

2018/04/17 22:48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復健像去上學!65歲的蔡姓烹飪老師中風全癱,復健後已能行走,但認知能力仍停滯在小學一年級,藉由主題式職能團體復健,以麻將、疊杯、帶動唱等遊戲分組競賽,還出「家庭作業」學習購物、做家事,讓復健變得有趣,還能訓練社交能力,現在她個性變活潑、主動幫忙做菜、還會與丈夫鬥嘴鼓,相約以後要出國遊玩!

蔡老師4年前中風全癱,腦部情緒和語言功能也受傷,積極復健能行走,但認知和智能停滯不前,只會聽指令照做,個性也變得憂鬱,上了6週共6次的治療課程,她說,最愛玩賓果連線遊戲,連線還能記點嘉獎,也愛去賣場逛街、買菜,希望多進步,就能再和丈夫到加拿大、新加坡遊玩,重溫病前的快樂時光。

70歲的王伯伯經營會計事務所,5年多前中風半癱,復健後雖能拄拐杖走路,但身體歪斜、走不穩,生活也難自理。王伯伯說,復健都做同樣的事,太無聊、苦悶,生活乏味,上團體課程很有趣,生病前最愛唱歌和玩麻將,變成復健工具,練習找數字、翻牌,還有帶動唱,也認識很多學員同樂,現在走路變得挺直、記憶力也變好,常常出門訪友,生活逐漸恢復往日樂趣。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能治療師黃毓珍說,不少腦傷病人復健後肢體動作進步,仍無法應用於生活自理,利用動作認知主題式復健課,不同於傳統復健,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而是把復健課當上學,這次課程有中風或車禍受的學員共8人,互相選出班長等,融合復健加上遊戲、學員興趣和表達、合作訓練。

職能治療師蔡君男說,課程結合患者興趣,設計遊戲和分組競賽,訓練肢體、記憶功能,也學習表達和合作能力,用帶動唱、疊杯、賓果、撲克牌遊戲做肢體和認知復健,還安排家庭作業去買菜、做菜等,讓患者學得有興趣,效果大幅提升。

王伯伯與蔡阿姨與職能治療師和家人一起表演帶動唱。(記者蔡淑媛攝)

王伯伯與蔡阿姨與職能治療師和家人一起表演帶動唱。(記者蔡淑媛攝)

中風的王伯伯與蔡阿姨利用課程所教的疊杯遊戲復健記憶和肢體動作。(記者蔡淑媛攝)

中風的王伯伯與蔡阿姨利用課程所教的疊杯遊戲復健記憶和肢體動作。(記者蔡淑媛攝)

王伯伯與蔡阿姨在家人與職能治療師的鼓勵下利用課程所教的疊杯遊戲復健記憶和肢體動作。(記者蔡淑媛攝)

王伯伯與蔡阿姨在家人與職能治療師的鼓勵下利用課程所教的疊杯遊戲復健記憶和肢體動作。(記者蔡淑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總統立委選舉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