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急診事件結束了?醫勞盟:結構不改將再發生
醫勞盟和醫改會表示,如果當前醫院管理的結構不改,類似事件仍有可能再度發生。圖為雲林長庚醫院。(記者黃淑莉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長庚醫院急診部日前爆發離職潮,今天長庚表示撤銷6名醫師的處分,大動作止血道歉,希望事件能盡速告一段落。不過,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勞盟)和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醫改會)都表示,如果當前財團法人醫院董事會握有決策大權的結構不改,仍然是管理凌駕專業且重營利的導向,類似事件有可能再度發生,且不僅限於長庚醫院。
根據《聯合報》報導,醫勞盟理事長儲寧瑋表示,客觀上來看,法人醫院講求社會公益,可是長庚的董事會為王家掌握,並以營利為導向,不利於社會公益。必須靠政府修醫療法,重新分配董事會成員比例,不然類似事件還是有可能發生。
醫改會研究員辜智芬也表示,財團法人醫院的董事會掌握決策生殺大權,且都以營利為導向,在長庚急診事件中可以發現,高層違背醫療專業,催化了醫師出走潮。董事會的組成中應有醫院工會的代表,或是由員工推舉出來的非主管員工代表在內才行,且席次比例也應由衛福部規範,如果交由醫院自行決定,最後只有一席恐怕沒辦法發揮監督力量。
儲寧瑋表示,大部分醫院都沒有醫師工會。在醫院經營者偏向營利的情況下,醫師工會可以成為與醫院協商的平衡力量,不僅能夠保障醫師權益,也有利病人安全,提高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