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藏身中正橋下數十年 「網溪泛月」美景將重見天日!

年輕一代民眾少有人知道,中正橋中還藏有另一座川端橋(綠色強化鋼樑及圓拱橋墩部分)。(記者翁聿煌攝)

年輕一代民眾少有人知道,中正橋中還藏有另一座川端橋(綠色強化鋼樑及圓拱橋墩部分)。(記者翁聿煌攝)

2016/11/05 19:43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來往永和區和台北市的中正橋,其實原本是西元1937年日治時期建造的「川端橋」,因為與台北的川端町連接而得名,戰後來往永和交通流量逐漸增加,政府於民國52年及61年各拓寬一次,變成現在模樣,川端橋主體仍隱藏在中正橋當中,而且被列為歷史建物,雙北市計劃改建中正橋,新橋改道,讓川端橋重見天日,並做為行人及自行車道,也讓昔日中和八景之一的「網溪泛月」美景再現。

早年永和稱為「溪洲」,當時仍屬中和庄,與北市之間交通以渡船通行,最大渡口為「網溪渡」,位置約在今日的光復街底,入夜後河面月色映照水面,十分迷人,常有人慕名而來觀賞,故稱之「網溪泛月」。

當時永和首任鎮長楊仲佐、即畫家楊三郎的父親在永和網溪的別墅種有大片菊花,經常有達官顯要前來賞花,相傳1923年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也赴網溪賞花,楊仲佐建請裕仁建橋,裕仁親身感受到渡船來往的不便與危險,授命台灣總督府建橋。

另一說原橋為木橋,遇新店溪漲潮易沖毀,沖毀的木材連帶影響下游的昭和吊橋(今光復橋)和台北橋,因此永和耆老楊嘯霞倡議建橋,當時由日本籍中和庄的村長平野茂助建成水泥橋。

原本的「川端橋」橋寬僅5.3公尺,民國52年採舊橋背新橋方式拓寬至15.4公尺,61年時再落墩加寬橋面增為24.5公尺現狀,未來拆除中正舊橋,還原「川端橋」原貌,並改為人行及自行車休閒車道。

存於台大校史館中的川端橋原貌照片。(資料由新工處提供)

存於台大校史館中的川端橋原貌照片。(資料由新工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