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高屏溪 高雄16年後每天欠水40萬噸
水情人士估計,過於倚賴高屏溪供水,民國120年高雄每天將缺水40萬噸。(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經濟部水利署上午召開「高雄地區水資源運用現況及多元取水方案座談會」,與會人士認為,單靠高屏溪供水,民國120年高雄每天將缺水40萬噸。
水利署副署長賴伯勳表示,今年逢68年(民國36年起)以來最大旱情,幸賴520梅雨鋒面降雨,高屏溪流量從每秒10噸增到8000噸,增加800倍之多,但「大部分水都流到海裡」,濁度太高又不能用,形成枯水期水太少,汛期水又太濁情況。
高雄市水利局副局長陳琳樺說,「高雄市每年降雨達2000公釐,為世界平均降雨2倍以上,但豐枯期降雨比例達9比1,枯水期缺水嚴重」。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連上堯及水利局官員表示,現階段高雄每天需水160萬噸,以高屏溪供水110萬噸(近七成)最多,東港溪引水到鳳山水庫及備援地下水補足餘額,隨著工業及民生需求增加,預估民國120年高雄每天將缺水40萬噸。
水利專家提出新建吉洋人工湖(高屏大湖第一期)等計畫,「在高屏溪上游旗山溪及荖濃溪新建五個湖區,提前蓄水,避免降雨直接奔流到海裡」,不過,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濕地保育聯盟等NGO組織代表並不認同。
水利署副署長賴伯勳(站者)表示,今年逢68年來高雄最大旱情,幸賴520梅雨鋒面降雨,但靠高屏溪供水,「大部分水都流到海裡」。(記者黃旭磊攝)
圖為水利署公布高屏溪空拍影片,畫面中,高屏堰部分地區沙洲見底,乾旱如漠。(資料照,圖片由水利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