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琴緣」南投親愛部落提琴村的故事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小王子建老師教導小朋友製作小提琴。(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小夫妻檔教師王子建和陳珮文自行創作小提琴,促成部落成立製琴廠,當訊連科技教育基金會得知提琴村的故事,購買10把小提琴,透過音樂家、也是緬甸國際音樂節執行總監黃凱盈牽線,捐贈給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創辦的音樂學校。
聯合報報導,王子建和陳珮文在10年前得知親愛國小有2名老師缺額,決定一起到偏鄉。陳珮文常在下課練琴,山區學生好奇,6年前一名學生說他也想學,陳珮文省吃儉用買4把小提琴,從此改變學生,也改變親愛村。
報導引述陳珮文憶往,她說,部落孩子展現天生音感,幾年下來,想學琴的孩子越來越多,部落家庭普遍弱勢,買琴成了孩子學琴的一道高牆。幸好,陳珮文的老公王子建砸錢買製琴工具,猛K原文書摸索製琴技巧,當地有不少乾枯的楓樹和雲杉,也成為製琴最佳木料。
夫妻自行創作小提琴,學生跟著學,6年下來,人人擁有自己的一把琴,維修保養全靠自己。親愛國小也因此成立弦樂團,拿下今年全國音樂比賽冠軍。報導提及親愛村長洪文全看見孩子的努力,希望親愛部落可以走出和其他部落不同的運,王子建夫婦大方傳授製琴技術,培訓居民成為製琴師,村內已有4位專業製琴師,還成立製琴班。
報導指上月20日由翁山蘇姬代表校方受贈,台灣由前立委饒穎奇代表捐贈,這是親愛村小提琴首次在國際曝光,琴身上刻繪的原鄉圖騰,讓國外人士驚豔,琴音更讓人陶醉。
親愛國小王子建老師與他所率領的絃樂團。(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親愛國小老師陳珮文(圖︰王子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