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室中膈缺損 免開刀 心導管置放「關閉器」助改善

2021/09/15 05:30

▲ 醫師提醒,若聽診發現心雜音,需進一步檢查,以釐清病因;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李昱昕

5歲的小義打預防針時,聽診發現有心雜音,經心臟超音波診斷為「膜周邊型的心室中膈缺損」,醫師建議先觀察追蹤。

這個缺損雖不致造成小義呼吸困難,但家長發現小義的體力總比不上周遭的孩子,於是和醫師討論後轉介來醫學中心接受治療。我們經由心導管關閉心室中膈缺損,順利改善了小義的狀況。

心室中膈缺損,顧名思義就是兩個心室之間有個洞,讓原本應該持續前進的血流,有在心臟裡面迴轉的機會,減少將氧氣和養分送到全身的效率。這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1/3。

▲關閉器固定在心室中膈上,不開刀也可以治療心室中膈缺損。(照片提供/李昱昕)

症狀嚴重者 嬰兒期就應治療

心室中膈缺損依破洞的位置分型,膜周邊型是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嚴重和生長遲緩者在嬰兒期就要接受手術治療,其他未接受手術者仍需定期追蹤。

部分病人雖無明顯症狀,但X光片或心電圖已經出現心室擴張的狀況,代表心臟負荷已經增加,此時就要考慮接受治療,以免心臟功能持續受影響。

近年來,經心導管治療特定類型的心室中膈缺損,讓病人不用開刀是大趨勢。

關閉器是由鎳鈦合金組成,可以收折至十分細長的形狀,由心導管送入體內。身上有關閉器的病人可以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經過海關也不至於引起警鈴大作。

2018年7月起,健保已開始針對膜周邊型的心室中膈缺損給付經心導管關閉器。

病人在全身麻醉下,醫師會從鼠蹊部打針,將關閉器送到心室中膈缺損的位置。術後需要再觀察幾天,但原則上隔日就能下床走動,身上僅有數個如同抽血檢查般大小的針孔。

▲關閉器固定在心室中膈上,不開刀也可以治療心室中膈缺損。(照片提供/李昱昕)

一般來說,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讓身體的結締組織慢慢增生,確實固定住體內的關閉器。術後也需要服用半年的阿斯匹靈,避免微小血栓的產生。之後仍需定期回診接受超音波及心電圖檢查,確認心跳傳導及心臟功能。

最近國內學者的研究顯示,即使沒有明顯的症狀,經導管關閉心室中膈缺損仍可讓心室功能不致繼續受到影響。

建議心室中膈缺損的病友或有親友罹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接受這項治療,以保護心臟的正常功能。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