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深部腦刺激術治療 巴金森病友日走10公里

2021/05/07 05:30

▲潘思延醫師指出,謝姓婦人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在腦中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接到鎖骨下脈衝刺激器,做神經調控,改善運動症狀。(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謝姓婦人7年前全身無力僵硬,確診罹患巴金森症,服藥控制2年後效果變差,使用貼片、針劑等藥物治療效果也不佳,去年8月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不再肢體顫抖,現在藥量減4成,一天能走10公里,出遊、運動。

台中榮總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郭怡真指出,巴金森症是腦部多巴胺神經系統退化的運動障礙疾病,65歲以上盛行率約為2%,肢體靜止時出現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常合併便秘、憂鬱、焦慮、疼痛、衝動、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退化等症狀。

▲巴金森症是腦部基底核及黑質神經系統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多巴胺而產生的運動障礙疾病。(記者蔡淑媛翻攝)

早期病人大都能補充左旋多巴減緩症狀且有效控制,但巴金森症是進行性的神經退化疾病,半數病人使用高劑量左旋多巴治療5年後,治療效果會變差,出現更多動作障礙困擾。

謝婦口服左旋多巴藥物2、3年後,隨著病程進展必須增加劑量,每3小時就吃藥,也貼貼片,但劑量仍不足,除了肢體僵硬、行動緩慢外,也出現幻聽、幻覺、情緒不穩、尖叫、把自己關廁所等異常舉止與藥物副作用,到後來更只能靠輪椅代步。由於藥效差,郭怡真評估後,建議她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

維持運動習慣 有助減緩神經退化

謝婦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透過微晶片植入腦視丘深處做神經調控、加強對多巴胺藥物敏感度,現在藥量減少約40%,精神症狀消失,也能自理生活,正常行走及出遊。

台中榮總神經外科醫師潘思延說,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可減少30%到50%的藥量及動作症狀,早期費用近百萬,2年前健保補助80%的負擔。

郭怡真提醒,巴金森症除了藥物治療外,及早開始積極復健及維持良好運動習慣,有助減緩神經退化,維持生活功能,民眾如果發現動作緩慢、靜止時肢體不自主顫抖,應及早就醫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