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運動項目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研究:參加團隊運動心理問題少

2022/06/02 22:44

研究發現,從事棒球等團隊運動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較少;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家長們常會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既培養技能也能讓孩子保持運動習慣,但體育的種類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據外媒《Medical Xpress》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從事足球、棒球等團隊運動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較少,但從事網球、體操等個人運動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比沒有參加體育活動的孩子更多。

研究所提運動並非單指活動量的「運動」,而是如校內社團、校隊等「有組織的體育活動」。過去研究一直顯示,青少年參加有組織的體育項目活動有助預防心理問題,此項研究確立哪些體育項目更有益。

研究分析11,235名9-13歲的兒童運動習慣與心理健康數據。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填寫表格來分析兒童心理健康,在考量家庭收入、身體健康情況後等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的情況後,發現參與團隊運動不太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社交或注意力問題等心理狀況。研究已刊登於美國期刊《公共科學期刊:綜合》(Plos One)。

研究將孩子們分為四組,依照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由低到高排列為:只參加團隊體育活動的孩子、同時參加團隊與個人體育活動的孩子、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的孩子、只參加個人體育活動的孩子。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原本預計個人體育項目的孩子心理健康風險也應低於未參加體育活動的孩子,但結果顯示並非如此。若只參與個人的體育活動,其心理健康的風險大於未參加體育活動的孩子。

研究人員推測,個人體育項目與心理健康的聯繫,可能是因個人運動的孩子承受壓力較大,且無隊友能分擔其表現不佳的責任。單獨在體育場上的孩子需要收到觀眾較多的關注,可能擔心自己身體外表受他人目光注視,這也可能是研究中參加芭蕾舞等以身體為主的活動者,焦慮與抑鬱程度較高的原因。

研究團隊指出,研究並未能釐清團隊運動與心理健康的因果關係,僅能判斷其相關性。且仍需進一步研究,才能釐清個人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研究仍存有侷限性,包含兒童的心理問題評估是由家長回報的,可能有高估或低估的情況,例如:看到孩子參加團隊體育活動與隊友良好的互動,因此低估了孩子的心理問題;且女性回報的心理問題較男性少,可能也與父母對女性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不敏感有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