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懷孕身心變化大 婦科醫提4意見改善產期焦慮

2022/05/05 21:11

大家已經養成有問題就上網搜尋的習慣,但烏恩慈建議,最好事前先建立好固定的資訊來源,避免越看越焦慮;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新生命的到來,孕婦除了要適應身體的變化外,心裡也會受到影響,可能會有「產前憂鬱」。婦產科醫師表示,這幾年隨著幾起產後媽媽自殺、殺嬰的心痛新聞,大眾漸漸意識到產後憂鬱這個問題,但其實許多負面情緒是從產前就開始累積,建議準媽媽若孕期有憂鬱、焦慮情形,可參考4建議。

烏恩慈在臉書專頁「烏烏醫師」及個人網站發文指出,孕婦在身心上都將有許多負擔,身體要適應新生命的入住,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轉變,好比孕吐、失眠、心悸、喘、骨盆疼痛等;也得面臨各種選擇,包含:要不要打疫苗、該不該羊膜穿刺,自然產還是剖腹產等。

若再加上台灣特有的孕產迷思,準媽媽的一舉一動,都將被放大檢視。隨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社區爆發,面對未知,孕婦又多了「萬一染疫該怎麼辦」的焦慮。

孕婦衛教手冊中有強調「孕婦要隨時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影響胎兒」。但烏恩慈很反對這句話,她認為這根本就是用胎兒的健康,綁架媽媽的情緒,既沒有科學根據,也常造成反效果。

給準媽媽們的4建議

烏恩慈表示,情緒需要抒發、理解、被接納,而不是被否定壓抑,她建議準媽媽們參考以下4點建議。

●盡量注意力從「懷孕」這個身份移開,別忘了除了是「孕婦」,妳還是「自己」。

●在身體能負荷的狀況下,盡可能保持運動。

●少看一點網路快訊,多看一點書、多追一點劇。

大家已經養成有問題就上網搜尋的習慣,但烏恩慈提醒,媒體常使用聳動標題,甚至斷章取義,放大部分資訊,再加上很多媽媽基於好心提醒,常會分享比較危險的狀況,好比胎盤剝離、胎死腹中、早產等,以至於孕婦越查心越慌張。

最好事前先建立好固定的資訊來源,在接受資訊時,有意識的去問自己,這些內容看完後,心情有沒有更平靜,有沒有幫助自己更理解孕期狀況。藉此慢慢過濾掉焦慮的資訊來源。

●必要時尋求可信賴好友、心理諮商協助。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