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染疫師生不是故意傳播病毒 醫籲別再傷害學子

2022/04/05 13:32

醫師呼籲,報導不該再使用「害得」、「導致」,容易讓學子誤會染疫是自己的過錯,使他們承受巨大的壓力與焦慮;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因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升溫,也有許多學生確診。醫師認為,學生們在病毒大流行下是很無辜的,且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或輕症,並非刻意傳染病毒,呼籲大家應給予多元化、年輕化的支持與鼓勵,一起面對瞬息萬變的武肺疫情!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表示,近來有媒體報導「因為xx學生確診,『害得』全班停課」、「因為xx老師確診,『導致』多校學生不能上課」讓他很驚訝。他指出,學生們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或輕症而已,又不是明明知道自己感染,故意對全班吐口水傳播,也不是老師自己知道有COVID19 病毒,特意對特定學生面對面咳嗽。

黃軒表示,他的許多學生在疫情下都很無奈,很擔心父母家人健康、也擔心自己染疫帶給父母,但他們不能改變什麼,只能低著頭滑著手機看著相關的新聞報導。不只台灣的學生這樣,近日也有美國、德國、希臘的研究發現,多數學生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壓力與焦慮,多數會想自己解決,卻孤獨感倍增,他呼籲對於學生日漸增多「自主管理」的觀念,當視趨勢,給予支持的力度!

學子因疫情焦慮、注意力不集中

黃軒分享美國研究,隨著大流行的的持續發展,學校常常被迫忽然宣布遠距教學、或忽然宣布學校有確診病例,大家又得被匡列、被迫在家,不能隨便出去找同學們聚餐了,而近71%學生都會有壓力和焦慮。隨疫情升溫,壓力和焦慮也會升高的!

學生的壓力來源是多樣的,黃軒指出,同學們的首要焦慮來源是自己愛的人,父母、兄弟姐妹,自己的健康和家庭;其次因疫情不斷的起起伏伏、也影響到了很多(89%)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這是內心深處的壓力存在分散注意力。

黃軒說明,由於不用去學校準時上課、也不需到學校,一個教室又一個教室跑來跑去的上課,這也忽然亂了他們生活步伐,也包括了影響睡眠品質(86%);疫情蔓延,不能去學校,即使到了學校,也要保持安全距離、減少了同學們之間的情感交流(86%);也會有很多學生擔心自己的的課業(82%)有沒有受到影響,甚至能如何畢業?

多數學生對情緒問題想自己解決

黃軒表示,成年人都自以為學子們有心理問題會找找家人、找學校輔導處分擔,而事實上,根據WHO研究人員發現,找家人分擔的年輕學子只有22.4%、跟同學一起分享擔憂的也只有19.8%、還有16.1%是從媒體社區想要獲得支持呢!即使學校想盡辦法想跟學生溝通心理問題,還是有93%的學生不會去利用學校的輔導資源。

仍有16%認真規劃學涯

黃軒也分享了另一篇研究顯示,76%的學生都會自主管理自己在武肺流行期產生的心裡問題。23%會用負面的行為,來做自主管理,像是逃避現實、故意睡久一點、吃多零食;29%會使用正向的行為,來做自主管理,如增加運動量、音樂、閱讀、繪畫等;甚至仍有16%的學生開始計劃清單,規劃自己未來學涯,例如線上考取證照等。

疫情下學生孤寂感倍增

另外,黃軒也以德國與希臘的研究指出,在大流行期間,學生們會覺得是「孤寂」的,因為在疫情下,同學們被迫不能上學,開始很無聊、且一直很無聊,又不會尋找輔導系統。前面有提到,學生們都是「自主管理」為主,如果加上自己一直反覆處於「負面思緒」,長期下來,全球各地的學生們,其實都會有孤伶伶的一個人感覺。

支持系統年輕化、多元化

黃軒表示,現在的學生們,私下都是在社群媒體活躍的,我們應當有多元化,多年輕化的趨勢,不是在家就有「家庭教育」的輔導,去學校才有「學校教育」的輔導,應當審度時勢,給予支持的力度!別讓學生在疫情下,承受更大的挫折與打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