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立院初審// 核事故應變區 擴大至30公里

    核事故應變區範圍與人口概估表

    核事故應變區範圍與人口概估表

    2012/04/20 06:00

    涵蓋人口數 增至近600萬

    〔記者顏若瑾、陳怡靜、湯佳玲/台北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將「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區」從目前的八公里大幅放寬為三十公里,四個核電廠應變區涵蓋的人口數將從十五萬七千人增加到近六百萬人,台北市、基隆、四分之三的新北市、大半屏東及宜蘭北部等都將納入緊急應變區。

    立委昨天初審通過「核子損害賠償法第十三條修正草案」及「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核能事故賠償的請求權時效延長為三十年;至於核災賠償額度,行政院提案由現行的四十二億元提高到一百五十億元,民進黨立委主張核災賠償不應訂上限,最後決定交付朝野協商。

    核電廠的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原本為五公里;福島核災後,擴大成為八公里,昨天在立委提案下再度擴大為三十公里。

    原能會:恐造成資源浪費

    原能會核能技術處處長徐明德認為,越靠近電廠的民眾可能受到輻射污染的風險越高,緊急應變計畫區就是為了確保區域內的民眾不會受到確定性的輻射傷害,擴大緊急應變區雖是好意,但反而可能造成資源浪費。以碘片存放為例,原本只要準備八公里每個人四天份的量,現在變成要準備三十公里的存量,但很可能大多數的碘片都用不到。

    此外,擴大區域後,政府還要安裝預警系統、辦理演習與研習說明、規劃輻射偵測路線、設置輻射監測站、檢討集結點與收容站、修訂告示牌等,經費與人力都需更多,位在電廠周遭,真正需要的人,資源反而變少了。

    據估算,放寬至三十公里後,目前僅涵蓋新北市的核一廠,將擴及台北市與基隆市,影響人數從三萬多人激增到四百多萬人;核二廠影響人口達五百八十萬人;核三廠涵蓋人口則從三萬四千多人增加為六萬人,尚未商轉的核四廠影響人口則從兩萬四千人增加為七十四萬人。

    「台灣承受不起核事故」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則認為:「短期來看,三十公里是有進步;但事實上是,台灣根本承受不起核子事故。該思考的是零核電。」

    外傳大屯山能阻擋北部核電廠發生事故的輻射塵,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表示「沒有太大用處」,大屯山標高只有一千多公尺,輻射不只是翻過山頭而已,還可以經由風勢四散,不論是從淡水河口,或是從基隆山谷,都能進入台北地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