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各界投入捕碳 創造綠循環經濟

交大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蘭宜錚透過代謝工程修改藍綠菌代謝途徑。(記者簡惠茹攝)

交大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蘭宜錚透過代謝工程修改藍綠菌代謝途徑。(記者簡惠茹攝)

2018/05/28 06:00

〔記者簡惠茹、洪友芳/綜合報導〕減空污、減碳成為台灣能源轉型重大挑戰,學界及業界積極投入捕碳、從二氧化碳捕捉到轉化成有用化學品等研發並陸續出現成果,除有中研院長廖俊智與學生揚名國際的藍綠菌代謝工程研究,台大化工系團隊也開發出領先全球的創新吸附轉化技術。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致力於二氧化碳轉化再利用的代謝、合成生物學研究,研究曾被美國白宮表揚再生能源創新獎。交大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蘭宜錚師承廖,透過代謝工程修改藍綠菌代謝途徑,吸收碳後在菌體內合成,可轉化成當作燃料的丁醇、生物可分解塑膠所需琥珀酸。

台大化工系教授童國倫等研究團隊則開發出領先全球的「創新型中空金屬纖維二氧化碳吸附/觸媒轉化系統」技術,可在二十四小時內快速將二氧化碳七十五%轉化成有用化學品,例如醫用或食品包裝塑膠材料碳酸亞丙酯。

工研院綠能與環研所所長胡耀祖指出,面對節能減碳大浪潮,我國必須加快腳步;做法一是需促進潔淨再生能源發展,二是提升耗能設備/產品的能源效率,三須與節能相關智慧系統整合,四是人們行為要改變以降低需求及減少浪費。

例如,日月光集團從二○一四年起認購綠電,去年認購量達四五○萬度。日月光集團更表示,高雄各廠區節水節電,一年可省逾一.七億度電,減少碳排放量逾九萬公噸,相當於二三六座大安森林公園二氧化碳吸收量。

此外,工研院則與台泥公司合作研發新世代鈣迴路碳捕獲技術,利用氧化鈣石灰當二氧化碳吸附劑,捕獲率逾九十%,且可讓額外能耗小於二十%。技術並可衍生用於新設燃煤電廠與鋼鐵、石化與造紙產業,估計可為捕獲產業設備帶來千億元商機。

捕獲二氧化碳更可用於戶外微藻養殖,微藻行光合作用轉化為生質燃料原料,創造綠循環經濟。估計一千公頃微藻養殖,年可產十一萬噸藻體及四萬公秉綠色柴油(全國柴油用量一%),CO2固定量可達三十二萬公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