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後台美關係展望》美豬議題 我須及早因應
〔記者彭琬馨/台北報導〕川習會甫落幕,對於高度重視經貿利益的美國總統川普,國內學者昨受訪建議政府必須及早因應,包括美豬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則說,台美經貿除自由貿易外,國防產業配件生產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台美間在這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美豬開放 華府立場會更堅定
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我國則是美國第十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六五四億美元;但川普上任即簽署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原先進行中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也無法實質推展。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教授嚴震生認為,川普著重雙邊貿易談判,台灣除應儘快展開TIFA會談的準備外,也要妥適處理國內反對美豬開放的問題。嚴強調,「我們不可能什麼都要」,美國貿易代表署已對台灣再度點名美豬、基改食品等問題,若希望跟美國在雙邊貿易上有更大進展,需要在國內取得相關共識。
國防產業鏈 台美有發展空間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黃介正也指出,美豬開放議題在川普上任後,「美方立場會更堅定」,台灣不太可能持續堅持零檢出,否則「可能連TIFA都寸步難行」。
賴怡忠則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台美經貿關係不僅於自由貿易,美國有些部分也會需要台灣的專業能力。賴舉例,美國有許多國防產業的配件是在中國生產,但生產鏈過度集中中國,已經形成美國國安問題,台灣在全球製造業是很重要的一環,「台美間在這塊有很大發展空間」。
外交部:
歡迎美提強化經濟夥伴關係政策
外交部昨表示,台灣除歡迎美政府提出能夠強化雙邊經濟夥伴關係的政策外,也透過台美TIFA會議、「台美數位經濟論壇」等各種既有機制與平台,就相關經貿議題與美方溝通,強化美國行政部門、國會、智庫、商界等對台美緊密經貿關係之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