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臉書時代的作家專業,無價——廖玉蕙留一手闖江湖

作家廖玉蕙有雙巧手,能把生活中的小事都化作富含巧思的文學著作。(記者朱沛雄攝)

採訪◎記者楊媛婷 攝影◎記者朱沛雄

知識無價,但在網路與社群網站已然進入每個人生活裡,知識是否也「無價」?68歲的作家廖玉蕙在臉書上的追隨者超過3萬人,她勤於在臉書筆耕,不論是國事家事天下事,她信手拈來,總是令人讀了有滋有味,作家的靈思彷彿只要滑動手機或網頁,就能「無價」享受,要讓無價的知識如何有價?廖玉蕙說出作家的江湖一點訣:「留一手!」

臉書、出書內容差距 專業顯現

每天都在臉書貼文的廖玉蕙,其實是將臉書當成粗胚的寫作場域,「我用臉書練文筆,FB是很好的空中練習場。」正因為是練習場,廖玉蕙總能在這梳理日常生活的千頭萬緒,以洗練文字話說從頭,不論是分享與丈夫相處、鬥嘴的趣事,或是教養兩位孫女小龍女、小馬妹的另類記事,讓這塊園地成為21世紀的《浮生六記》,這些在臉書發表的隨手記敘,都成為之後作家集結成冊的書稿,「很多人說再複雜的事情,在我筆下總能四兩撥千斤,但我可不是只用四兩力就寫就的,而是花了一千兩梳理脈絡的心力啊!」

花千兩心力捏塑的粗胚,總能在網路引起粉絲廣大回響,但要轉化成書籍銷售數字時,卻未必盡如人意,過往總是躋身暢銷作家之列的廖玉蕙,在網路浪潮下,書籍銷量如實反映書市的凋敝,即使每篇文章都經過大修後才成書,但仍有許多人以為只看網路貼文,就已能探悉新書的奧妙,「如果有買書的,就能理解書中所寫,和臉書所貼的文章差距有多大。」在網路年代裡,作家的留一手是生存的必要,但大部分的讀者卻很少花心力去比對其中的不同,她坦言還好自己並非全職作家,在未退休前有教職傍身,讓她免去全職作家對於收入的焦慮,「對我來說,寫作不只是為了賺稿費,更多是分享後,讀者亦能起了共鳴,那種快樂才真是享受,甚至當我能找出一個新角度評論社會事件時,那刻我都是無比喜悅。」

「我寫作不為名也不為利,只因為不吐不快,坦白說即使是像龍應台這麼知名的作家,連她上郵局填單,都有工作人員詢問她的『龍應台』是哪三個字?怎麼寫?就能知道作家的名聲真是無比虛幻。」廖玉蕙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