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點評《最黑暗的時刻》—賴清德最該看的電影

電影《最黑暗的時刻》重現邱吉爾昔日風采。(美聯社)

◎藍祖蔚

「原來,這就是地下鐵!」說這句話的,是一位養尊處優、不諳民情的統治菁英;「難道,你們沒見過首相搭乘地下鐵嗎?」說這句話的,是一位想要訴諸民意,為決策背書的焦慮政客,他們是同一人,名字都叫做邱吉爾。英國導演Joe Wright執導的《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透過這一場地下鐵戲,雕刻出英國首相邱吉爾的高傲身段與老謀深算。

邱吉爾領導英國軍民,打贏納粹的往事,早已寫入歷史,Joe Wright的英雄書寫另有巧思:外有強敵、內有政敵,還有一位不信任你的國王,你如何在狂風暴雨中昂首向前?

強敵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狂掃歐洲,把近四十萬英軍全都逼到敦克爾克海灘的希特勒;政敵是以姑息綏靖策略敷衍希特勒,換取苟安的前首相張伯倫和外相Halifax,在國會施壓下,張伯倫請辭,暫時拱出邱吉爾,卻暗中掣肘,目的就是要讓外相接班。至於看他不順眼的英皇喬治六世,則是無法接受哪有人大白天都要喝威士忌?還要睡午覺睡到四點?這種人能夠領導風雨飄搖的英國嗎?

所有的問號,目的都在帶出最後的驚歎號。張伯倫當時還是保守黨黨魁,邱吉爾的戰爭內閣,不能排除虎視眈眈的前首相和外相,他有容人之量,但亦有防人之心,面對政敵不輸外敵的驚濤駭浪,先是隱忍妥協,繼而不但有「硬幹」的強勢駁斥,更有「來軟的」談笑間挪開座位的兩手策略,成就了一齣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政治鬥爭好戲。

要凸顯英雄雕刻的陽剛線條不難,難的是要在陰暗凹陷處測試英雄底線。

Joe Wright兵分兩路,先讓邱吉爾在夜半時分,孤零零坐在一張小椅子上打越洋電話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夜深私語,是因為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聲求援,沒有幕僚見證,才不會丟帝國顏面;孤單身影,同樣在強調他的無計可施。只見邱吉爾先是歡聲言笑,在接連碰壁之後,愕然不語,又不得不禮貌說再見,再憤然掛電話,就像是求爺爺告奶奶之後,悲憤莫名的小媳婦心情。

其次,則是敦克爾克大撤退,近四十萬大軍若被殲滅在海灘,不但元氣大傷,士氣更會崩盤,可是海軍沒船,空軍力薄,眼看眾將官束手無策,「寧無一個是男兒」,邱吉爾就算破口大罵也無濟於事。Joe Wright不時讓觀眾看見地下堡壘中小窗子裡的邱吉爾,那是坐困愁城的寫真,但是他一方面下令要徵召民船,「不是規定,而是命令」,何等霸道卻有效率;另外,又下令策應援軍戰到最後,不准撤退,何等殘忍卻有戰功,非常時代有這麼多的非常手段,才讓他能夠逆轉勝。

邱吉爾的文采讓他拿下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演講風采,更是戰時激勵人心的利器,《最黑暗的時刻》無可避免要重現邱吉爾慷慨陳詞的雄辯神采,不管是:「您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回答就是勝利!不計任何代價的勝利……,勝利路途可能漫長又艱辛,但沒有勝利就無可存活!」或者是:「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戰鬥於海灘、戰鬥在著陸的地面、戰鬥於田野及街道、戰鬥在山丘;我們將永不投降!」時隔七十年再次聽聞,依舊讓人熱血沸騰,這種話術,以及不畏對岸老虎的戰鬥意志,毋寧是台灣總統和行政院長最需要參考的範本。

飾演邱吉爾的蓋瑞.歐曼已先因本片拿下了金球獎影帝,很多人推崇他靠特殊化妝演出的增肥模樣,卻忽略了他在揣摩邱吉爾因為肥胖及年邁,以致講話時會出現的濁音與氣虛,那才是一位演員敬業與專業的極致。雖然邱吉爾本人帶有大英帝國遺緒的那種老牌殖民主義者的心態,《最黑暗的時刻》只聚焦那一個月的時光,只讓觀眾看見他艱困的剪影,這就是電影能夠做到的歷史重建工程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