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府不作為 升級剩口號

2015/07/16 06:00

記者陳梅英/特稿

台灣半導體設備自製率始終難以提升,除台積電等大廠擔心更換供應廠會影響良率與產出外,國內設備廠在資金與研發量能上難與美德日等國際大廠相較,無法開發大型設備也是原因;但中國為了扶植紅色供應鏈,竟可「貼心」的為半導體、面板大廠解決最擔心的問題,建立「補險」制度,看來「中國製造二○二五」,不是說說而已。

一再進補 中國製造2025玩真的

某工協會秘書長日前就在經濟部會議上砲轟官員不作為;他直言中國把台灣產業發展政策摸得清清楚楚,不再只是複製台灣經驗,我國官員卻只會「開會救經濟」,中國這套「補險」政策二月就公布,經濟部官員竟還不知道、不清楚,光喊產業升級,看不到多少具體行動。

若這套「補險」政策在中國成功,影響的不只是半導體等電子產業設備業,日後在鐵道、航空業等各項基礎建設,中國都會如此複製,紅色供應鏈規模將更大,對我國衝擊也更大。

此外,國外設備業若要爭取這商機,就必須把製造完全移過去,成為中國在地廠商。表面上,中國是提高設備本土化,卻還能達到「招商引資」效果;台灣再不警惕,未來要面對的不僅是紅色供應鏈崛起,是整個供應鏈可能都被中國拉走,台灣過去自豪技術領先中國,這優勢也會漸漸消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