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升息以後

2022/01/05 05:30

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

●歐陽書劍

歐美部分國家物價高漲,台灣不少消費品也甚為有感地調升售價;單筆買賣金額龐大的不動產止不住漲勢,更成招惹民怨的議題。呼籲央行調升利率因應的聲音,愈來愈響亮;但事情不能只看一面,「福兮禍所伏」,升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不是只有壓抑資產價格的可能而已。

先看房價與利率的關係。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台銀、合庫、一銀、華銀及土銀等五家銀行平均新承作購屋貸款利率,在二○一四年為一.九六三%,一路下降至二○二○年一.四一五%,二○二一年一度滑落至一.三五%以下。以相差○.六%計算,每一千萬元借款,每年利息減少六萬元,平均每月五千元;若是繳交同樣利息,則可增貸四百餘萬元。

從民眾負擔的角度看,低利率環境提供房價上漲的空間,但過去四十年來利率走跌,如一九八○年代超過十%、一九九○年代超過五%情況早已不復見;二○○○年以後,市場利率大都在二%以下,波動幅度已相對有限。若長期觀察,房價似乎一路隨著利率下滑而走高,但若將時間縮短,則房價的利率敏感度或許不如想像般大,尤其是二○○○年以後的低利時代,即使二○一四年後初次購屋貸款利率持續下滑,在二○一六至二○一八年期間,全國房價相對於前一年同期仍還有下跌情況。

貨幣政策雖可透過利率影響房價,房價上漲過度會衝擊金融穩定,並可能經由財富、所得效果抬高消費者物價,但對中央銀行家來說,房價與大眾預期、影響房市供需的結構性住房政策關係更大;貨幣政策不適於做為打擊房價的工具,因為範圍過於廣泛,且利率與房價並不百分之百負相關。以貸款成數、風險權數等總體審慎工具應付房價過度飆高,應是大部分中央銀行家的共識。

除非升息至一定程度,否則不一定能抑制房價,但刻意提高利率,投資、消費都會受影響,當投資人將貨幣政策視為今年股市最大變數之一,就不難理解利率上升後的可能負面效果。

十二月十六日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有一主題探討貨幣政策對分配不均的影響,其中提到「當央行採貨幣寬鬆可能對多以營業所得與金融(或資本)所得為主的富裕家庭較有利」,而因貨幣寬鬆可藉由激勵經濟活動,減緩在經濟衰退期間較易失業的低技能、低所得勞工之衝擊,進而可能有助於降低所得與消費不均。

利率高低就如匯率高低,都有正反兩面效果,而且直接的受益、受害者經常相反;升息是貨幣寬鬆政策的反向,不僅能壓抑物價,也會使經濟活動冷卻。在物價的漲勢中,雖然升息有如急急如律令;不過,不管政策如何發展,希望都是嚴謹分析整體利弊的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