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華爾街日報:中國美化RCEP效應 難成區域貿易領導者

2020/11/18 05:30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博德(Mike Bird)撰文指出,RCEP諸多弱點讓中國未能取得區域貿易領導地位。(法新社)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博德(Mike Bird)撰文指出,被視為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並非北京的重大勝利,如關稅削減幅度少於已生效近兩年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貿易自由化程度遠落後於現行多邊和雙邊協定,RCEP諸多弱點讓中國未能取得區域貿易領導地位。

文章說,從東協國家二○一一年提出RCEP構想,到簽署花了快十年,許多重要談判工作多年前就已完成,該協定更像是「規則遵循者」、不是「規則制定者」。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顯示,RCEP沒有包括環境或勞工規則,且在爭端解決、競爭、服務和投資方面規定也相對薄弱。

文章指出,去年印度退出RCEP後,讓澳洲、紐西蘭想藉此連接印度的希望落空;對大部分其他國家來說,現行多邊和雙邊安排體系的貿易自由化程度都比RCEP高得多,相關安排規定都凌駕於RCEP條文之上。RCEP僅兩項優勢,包括規模(主因包含中國)及出口商只需原產地證明,就可與RCEP任何成員展開貿易,比亞洲現行幾項貿易協定規則更簡單。

文章總結,在建立RCEP架構上,現實是中國貢獻度遠遠滯後,並非一個領導者;RCEP階層制實際上正在形成,未來貿易關係的大部分架構是由日本、澳洲、新加坡和越南制定,中國仍落後。

北大教授:RCEP終將崩潰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佩蒂斯撰文表示,RCEP作用被過度美化,這和二○一六年「亞投行(AIIB)成立將改變世界」的廢話很像;全球貿易結構失衡是問題根本,「當順差國都試圖以犧牲進口和貿易夥伴為代價,來保護其出口商品時,RCEP終將崩潰。」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大力宣傳RCEP和「一帶一路」連結。但CSIS政治經濟學者古德曼表示,RCEP對中國經濟影響非常有限,此協定真正意義不在經濟,而在政治和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已陷入困境,RCEP簽署只能算間接增加聯繫作用,不是根本解方。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