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學者︰中韓FTA前例 區貿協定非萬靈丹

2020/11/16 05:30

中韓簽訂FTA,但5年來台灣經濟表現不遜於南韓。(歐新社)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台經院景氣中心副主任邱達生指出,東協各國自二○○○年以來,持續推動關稅整合,台廠則提高中間財出口,以因應區貿協定覆蓋率不足引發的關稅障礙,這次RCEP只是在既有基礎上「升級」,不會對台灣造成太大影響;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以二○一五年中韓簽訂FTA為例,當時有評論將中韓FTA對台衝擊形容為「核爆」,但五年來台灣經濟表現不遜於南韓,甚至今年受疫情影響下,台灣更是亞洲四小龍唯一出口正成長的國家。

邱達生認為,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因應區貿協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中間財出口從六成提高到八成,且台灣出口主力為「資通訊產品」,相關產品在WTO資訊科技協定(ITA)規範下,早已是零關稅,傳產如工具機等產業可能受到較大衝擊,廠商可透過全球化布局以躲避關稅,或因應RCEP原產地規定。

5年來台經濟表現勝南韓

邱俊榮以二○一五年中韓簽訂FTA分析,五年來台灣經濟表現不遜於南韓,今年受疫情影響下,台灣為亞洲四小龍唯一出口正成長的國家,前十月出口年增率三.四%,遠優於南韓年減六%的出口表現。

邱俊榮指出,近年南韓積極與各國洽簽FTA,包含中韓、美韓、歐韓FTA,但真正有利於南韓出口貿易的僅美韓FTA,其餘的反而衝擊南韓中小企業;RCEP協定中的區貿整合層次較低,僅限於關稅調降及部分智財權保障,「可能導致企業追求cost down,影響產業轉型動能。」

邱俊榮認為,台灣可透過發展智慧機械、智慧農業等系統、軟硬整合服務,來規避關稅問題,同時帶動國內產業升級、提高經貿自主性;「儘管RCEP確實會對台灣出口造成衝擊,但影響有限,甚至可視為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