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劉鶴現身 不代表中國願改革

2019/01/09 06:00

風險研究機構評估,美中很難達成較長期的全面性經貿協定。(法新社)

專家︰核心議題涉及經濟體系根本

中國不太可能妥協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中重啟兩天貿易談判,專家卻對談判可促使中國經貿政策結構性改變並不樂觀。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甘思德(Scott Kennedy)直言,中國派出龐大隊伍參與談判、讓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現身,但不代表願在產業政策上展開重大改革;風險顧問機構歐亞集團報告指出,美中談判時間太短,因核心議題涉及中國經濟體系的根本,中國不太可能妥協。

貿易戰恐難在半年內結束

中國貿易專家屠新泉表示,美中會談可能集中在討論技術性問題,把重大分歧留給更高層官員;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姚新超認為,美中仍對彼此存有懷疑態度,「只要川普總統在位,美中關係沒有任何是肯定的;美國人懷疑中國人的真誠度,中方對美國人也持同樣看法」。

星展集團經濟學家拜格(Taimur Baig)說,美中分歧已超越單純的進出口貿易,貿易戰不太可能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結束,「沒有變更糟,就算鬆口氣」;顧問機構中國市場研究(CMR)分析師卡文德(Ben Cavender)表示,關鍵不在美中「可實現的」項目清單達成滿意協議,而在如何確保中國履行承諾,「最大癥結點會是執法」。

歐亞集團最新報告將美中關係列為全球第二大風險,評估美中很難達成較長期的全面性經貿協定。該報告指出,美中即使就關稅達成協定,也不會就此結束雙方摩擦;美國對和中國經貿關係的不滿已是跨黨派共識,即使關稅消除,美中間的供應鏈和技術合作將繼續裂解。

報告說,川普政府已下決心要求美國公司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並限制智慧財產(IP)對外轉讓,尤其是高科技和其他國家安全相關的產業;華府將繼續推進以非關稅手段,包括投資限制、出口管制及刑事起訴、制裁等,北京也會同樣用關稅手段進行報復,包括網路安全法、反壟斷法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