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說服主管機關 KKR祭五大理由

2018/07/24 06:00

榮化廠房照(擷取自公司網站)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KKR在2011年收購國巨(2327)鍛羽而歸,7年後捲土重來,榮化一戰告捷。KKR坦言:「從國巨案學到很多。」此役事前保密功夫到家,且記取7年前教訓,在價格、中資成份、資金是否充裕、是否根留台灣 、股東權益均等5方面釐清主管機關疑慮,「還好這幾年大家對私募有了更正確的理解」。

前車之鑑 事前保密到家

台北美國商會今年6月發表年度白皮書時向政府建言:「勿將私募基金當禿鷹,外資自然會歸隊。」言猶在耳,KKR就成功入主榮化。KKR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表示,4、5年前正值私募投資台灣的谷底,當時國內輿論有所誤解,主要是投資標的多為特許行業如媒體、電信等,主管機關把關較為嚴格,導致私募不是「想投無法投」,就是「想退無法退」。例如安博凱入主中嘉多年才得以出脫持股。

這讓國際私募對台灣形成刻板印象,「好公司很多,但很難投資。」楊文鈞說,此次KKR從非特許行業切入,較不具爭議,不過也花了很多功夫,從5大面向跟主管機關溝通。

首先是收購價格合理,讓小股東不致心生不滿(2011年收購國巨時,因出價過低被指責影響小股東權益);二是中資問題,將股東結構攤開來說明;三是資金充裕,以免發生類似樂陞案的烏龍;四是在台營運規劃,KKR宣示榮化的研發將根留台灣,且在台持續擴產;五是股東權益均等,任何股東都沒有低價買進的特權。

釐清這些疑慮之後,未來在台灣的投資案會愈來愈多。「下一步鎖定的是精密機械、汽車零件、通訊設備等產業,已有廠商在談。」楊文鈞說,台灣擁有很多本益比不高但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型企業,長期被市場忽略,KKR要協助這些企業的體質提升,創造更高價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