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學者︰台應拚競爭力自保

2018/03/23 06:00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似乎一觸即發,但學者多認為,美國啟動貿易保護措施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貿易,制裁只是手段,美國不會砸自己的腳,美中貿易爭端最後就是在開價、還價間尋找平衡點,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台灣應看清時勢,在全球供應鏈中尋找自己無可替代的地位,才能在大國貿易戰下穩固自身利益。

美是想控制東亞供應鏈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美國三○一條款若是針對資通訊產品或高科技產業而來,對台灣傷害將比鋁鋼及太陽能來得大;但美國資通訊產品都仰賴組裝進口,一不小心也會傷到美國品牌,比較有可能是選擇性找特定中國廠商動刀;但若美國對付華為、小米等,中國也可能對付蘋果,大家都討不到好處。

孫明德認為,美國真正目的是想要控制整個東亞供應鏈,美中貿易戰若開打,上游日本、中游台灣與南韓及下游中國與香港全部都會受到拖累;但貿易戰最終目的還是要促進貿易,研判不會真的開打,最後應該跟鋼、鋁課稅一樣,是高舉輕放,美國趁此機會一個個擊破,拿到他想要的東西。

「兩邊只是刀子揮一揮而已」

台灣綜合研究院研究員戴肇洋也認為「川普不是傻子」,就像「項莊舞劍」一樣,不是真的要制裁中國,而是要迫使中國履行承諾開放市場,中國也希望美國在許多科技產品出口對中國解除管制。戴肇洋說,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美國每次祭出「三○一條款」多是雷大雨小,大家都不樂見演變為互相報復,「兩邊只是刀子揮一揮而已」,最終兩方還是會透過協商解決。

戴肇洋強調,不管美中貿易戰開不開打,台灣如何找到自己在全球供應鏈中獨一無二地位、在大國間爭取到利益,才是我們應該關心重點;只是台灣投資環境遲遲無法改善,當全球都在吸引企業回流,川普稅改目的也是投資美國,台灣卻是把企業往外推,南向政策變成企業去新南向國家投資,有些本末倒置,應該是把新南向當作市場,讓台商投資留在台灣,才是政府當前應該努力的方向。

美中貿易戰#孫明德#戴肇洋#台灣/span〉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