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狂蓋17座晶圓廠 短中期都將虧損

2017/08/03 06:00

研調機構指出,中國新建晶圓廠因成本居高不下,短中期恐虧損;圖為廈門的聯芯廠。(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目前中國規劃新建的晶圓廠共有17座,其中12吋晶圓廠有12座、8吋晶圓廠有5座,從成本結構來看,新廠折舊成本高昂,加上高薪挖角導致人力成本的提升,矽晶圓供不應求導致的材料價格飆升,預期短中期都將面臨虧損壓力。

半導體廠的成本結構包括折舊、間接人員、材料及直接人員等,TrendForce調查顯示,以1座初期月產能約1萬片、製程技術28奈米的新晶圓廠為例,折舊成本約占整體營收的49%,相較晶圓代工一線廠折舊成本占比約23.6%與二線廠的25%,新廠折舊成本高出近1倍。

新廠折舊與成本高昂

就間接人員成本而言,新廠的關鍵技術人力不足,需仰賴至少高於市場行情2-3倍薪資的專業技術人才,以提升客戶關係及縮短產品量產的學習曲線,TrendForce估算,新廠的間接人員成本比重達34%,遠高於一線廠與二線廠的10.2%與17.5%。

良率落後 議價能力受限

TrendForce指出,除了上述成本的劣勢,在晶圓代工市場中,製程領先者可以享短期供給寡占市場的優勢所帶來的高毛利,後進業者因良率不如領先廠商,在同樣的製程節點下與既有的領先廠商競爭,必須以較優惠的價格吸引客戶下單,以致不僅製造成本高,對客戶的議價能力也受限,造成投入的成本回收時間拉長,短中期恐面臨虧損的風險。

TrendForce表示,中國成立大基金鼓勵地方資金投資,降低半導體企業期初募集資金的困難,並分別由中央與地方祭出在稅收與產業配套的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營運成本,用意在協助企業度過短中期的經營風險,達到能培育出中國自主的本土半導體產業鏈的長期目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