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保護關鍵設施 歐盟印度設關卡踩煞車

2017/05/31 06:00

德國「工業4.0」標竿企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去年被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後,德國梅克爾政府開始推動保護關鍵科技企業不受外資併購的立法。(路透)

編譯楊芙宜/特譯

基於國家安全利益和平等互惠的考量,荷蘭在內的歐盟國家正在推動可讓各國政府把關外資併購本國企業的立法,保護「關鍵設施」,及具有敏感科技的企業免於遭到不受歡迎的第三方國家惡意併購;印度政府近日更釋出訊息,將禁止「中國公司」對印度輸配電網絡及發電的投資。

避免遭第三國惡意併購

印度電力部長戈雅(Piyush Goyal)指出,一些國家不允許印度公司投資他們的輸電網絡,來自這些國家的企業也將被禁止投資印度電網;目前的投資制度讓印度成為一個「挨打的沙包」,在這個制度下,「若你想來,就可來印度投資和賺錢,而印度公司卻不能到你的國家賺錢」。

戈雅雖以不點名方式批評,但分析師表示,受印度政府新政策影響最大的,就是不允許外國投資於國內電網的中國;戈雅說,印度相信「互惠」,官方此舉意在展現「實力」。印度電力部高階官員表示,預計1個月內正式辦公備忘錄將會出爐,禁止中國企業參與輸電項目,接著逐步擴大到發電與配電領域。

防止中共網軍攻擊機會

中共解放軍領導的駭客部隊經常攻擊美國、日本、台灣、南韓、印度等多國電腦網路系統,印度政府排除中國企業參與電力系統,將可減少電網暴露於中共網軍的攻擊範圍;此外,印度也正在開發一項安全管理系統,防止關鍵的基礎設施電網遭受駭客攻擊,影響到國家安全、經濟及社會秩序。

歐盟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尋求可設置政府跨部會審查機構的權力,以封殺不受歡迎的外資收購,目的在遏止受中國政府支持的中資透過市場機制來併購一些歐洲最有價值的科技企業。德法義三國呼籲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應考慮:讓歐盟各國得以在戰略產業部門裡,介入受到外國政府所支持的企業收購交易。

此一防禦本國企業免受外資(尤其受外國政府資助和策動)併購的機制措施,類似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該跨部門機構負責審查外資對美國企業的投資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可能帶來的影響。一些歐洲議會議員也支持設置防禦外資併購的措施。

荷蘭經濟部長坎普(Henk Kamp)5月20日表示,正在研究一項賦予荷蘭公開上市公司1年「冷靜期」的立法,荷蘭企業在這段期間內可自由回拒外資買家。這項宣示正值美國塗料生產鉅子PPG工業公司(PPG Industries)尋求以269億歐元大手筆收購荷蘭競爭對手阿克蘇諾貝爾公司(Akzo Nobel)。路透報導,這項收購要約廣泛受到阿克蘇諾貝爾的外國股東支持,但遭到公司董事會反對。

荷蘭擬設1年冷靜期

坎普指出,收購阿克蘇諾貝爾的交易不符合荷蘭的國家利益。荷蘭政府考慮為上市公司併購交易設置1年的「冷靜期」,這項立法倡議獲得一些荷蘭重量級企業家的支持,包括前荷蘭皇家殼牌石油(Shell)執行長范德維爾(Jeroen van der Veer)在內,以及來自左右翼政黨的支持。

歐盟執委會主管貿易政策的副主席卡泰寧(Jyrki Katainen)表示,歐盟希望確保成員國家不會「意外受到挑釁式收購的影響」,但也希望保持對外來投資開放;歐盟最好繼續尋求全面的「投資互惠」,在引發國家安全疑慮的情況下,一些歐盟國家已有權力「踩下緊急煞車」。

柯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Covington & Buring)合夥人沃斯(Sebastian Vos)表示,歐盟執委會若有一套審查和監督外國投資的機制,將會是一個有意思的政策工具,「在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討論中,可能有所助益」。

北京當局設置種種投資障礙,限制外國公司進入。德國駐北京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近日即撰文指出,服務業是中國最重要又封閉的領域,包括電信、媒體、物流業近乎完全封閉,保護中企不受外國競爭,而外企在銀行保險業方面則是完全邊緣化;中國製造業很多領域也限制外資,如汽車業就規定外資必須以少數股權比例和當地中企成立合資公司;近來更在高科技機器、資訊科技和其他高科技產品設立新限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