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麥當勞加速改革 試圖趕上速食業趨勢

2017/01/16 06:00

《華爾街日報》報導,麥當勞總是跟不上業界趨勢,直到最近出售加盟店股份,才試圖追趕其他連鎖餐飲業者的步伐。(歐新社)

編譯王惠慧/特譯

麥當勞上週以20.8億美元,出售中國特許加盟店80%股份,給私募股權投資鉅子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中國中信集團(Citic)等組成的財團;同時,上週五《華爾街日報》便報導,傳出麥當勞正在為其日本的部分業務尋找買主。

日本部分經營傳出售

麥當勞日本在東京証券交易所上市,市值約35億美元,麥當勞本身僅持有日本特許加盟店一半以下的股權。知情人士指出,麥當勞預計出售33%股份,預定本週進行標售。

其實,這已是業界趨勢,《華爾街日報》報導,麥當勞在出餐方面動作很快,但在許多業界趨勢上卻總是慢半拍。隨著消費者飲食傾向改變,轉而到其他主打健康飲食的連鎖餐廳消費,麥當勞陷入衰退困境已有一段時日,但直到最近才出售中國特許加盟店股份,試圖追趕上其他連鎖餐飲業者的步伐,許多業者早在數年前就已開始出售資產。

2015年11月,麥當勞感受到投資人的壓力,不得不大動作進行組織重整,例如出清一些手中房地產,並將年底計畫出售的餐廳數量從原先的3500家,增加到4000家,並確立了長期目標,將特許加盟店的比例由目前的83%,提高到95%。

資產輕量化 業內早盛行

美國的跨國速食連鎖店Subway母公司Doctor’s Associates在全球擁有4.5萬間餐廳,皆為特許經營;3G資本公司(3G Capital)在收購漢堡王(Burger King)之後,也開始大力推銷出售直營店。加拿大甜甜圈連鎖業者Tim Hortons、CKE Restaurants、Dunkin Brands等知名連鎖品牌母公司也大多採取此模式。

特許經營的方式十分吸引人,使得上述速食品牌能坐收權利金,在不需增資的情況下也能在一個地區快速展店,同時,特許經營也能減少公司暴露在員工薪資,以及組織員工工作等相關壓力之中,透過向加盟店收取權利金就能保持穩定收入。

管理層次多 阻礙創新

R.W. Baird餐飲業分析師塔倫提諾(David Tarantino)指出,「麥當勞的經營哲學比較像是追隨者,而非領導者」,他表示,可能因組織中管理和決策的多層化結構,阻礙了他們實現創新的速度。

《華爾街日報》指出,麥當勞為速食界龍頭,反應卻沒有其他業界競爭對手來得快,許多主要連鎖餐廳和零售業者數位化早已行之有年,麥當勞卻在最近才開始測試手機應用程式點餐、支付,在社群媒體的經營上也同樣遠遠落後其他競爭者。

麥當勞在菜單創新方面,也不太成功、跟不上潮流,菜單更新的速度永遠無法趕上消費者隨時在變的胃口,總是在特定食材、醬料流行很久以後才推出新產品上市。

麥當勞執行長伊斯特布洛克(Steve Easterbrook)上任即將滿兩年,一直試圖改變上述情況,推動管理階層放棄傳統思維,並刪減許多人力,計畫在今年底前節省5億美元的行政管理費用。去年伊斯特布洛克曾向投資人表示,「當公司外部變化速度,比內部改革速度更快的時候,我們將會被(競爭者)丟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