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科技與創新》元宇宙美麗新世界誕生

2022/03/23 08:00

「元宇宙」一詞於去年底倏地竄紅,然此概念盛行於影視已近30年。(示意圖,法新社)

「元宇宙」一詞於去年底倏地竄紅,然此概念盛行於影視已近30年。從1993年的《超級戰警》、1999年的《駭客任務》,到2018年的《一級玩家》,我們從網路萌芽期即揣想的虛擬世界,在科技與疫情催化下,已逐步實現。這必然是一場人類的全新冒險,而我們是否已邁向新的未知而一去不回頭?科技又將如何型塑這個美麗新世界?

大爆炸(Big Bang)造就真實宇宙的誕生,億萬年後的今天,代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Metaverse)一詞,也在近期橫空出世:在虛擬空間參加演唱會、與地球另一端的夥伴協作開發新產品、不具實體的數位藝術創作以天價賣出、搶先在虛擬世界置產、投資⋯⋯在既有人生之外,開啟自己的「第二人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過生活,聽起來很棒,但元宇宙究竟是什麼?在元宇宙的世界裡,我們是否能更方便的滿足想要與需要,甚至逆轉現實世界的遺憾呢?

元宇宙大爆炸 平台百花齊放

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26年全球四分之一消費者每日將投入1小時在元宇宙,從事購物、社交、學習、工作等活動。元宇宙看似近在眼前,不過,元宇宙的確切定義,目前仍眾說紛紜,各有不同重點和切入角度。臉書(Facebook)創建了針對一般大眾的Horizon的VR社群服務、輝達(NVIDIA)則有工程師熱愛的Omniverse工業協作平台、Roblox遊戲為兒童玩家打造可體驗不同探險和角色的花花世界,創下每日活躍用戶近5,000萬人的紀錄。在國內,非同質化代幣(NFT)蔚為風潮,影視、網紅,甚至電視節目紛紛發行自己的NFT,藝術博覽會也躍上Decentraland網路虛擬平台。

綜上所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給予元宇宙一個概括性的定義:是「數位共感的世界,以網實融合、數位經濟、數位科技為三大要件,而且受到下世代網路web 3.0、後疫新常態的網實融合需求、Z世代的數位原生特性、以及科技大廠致力打造新應用及新商業模式等推力而生。」

未來已來?傳輸、互動、數位資產先搞定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副所長花凱龍則從技術角度切入,他指出,元宇宙的定義與界線相當模糊,究竟是全新的概念?或是集各種既有技術的舊酒裝新瓶?無論如何,在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登高一呼下,元宇宙能見度陡然暴增,可將2021年視為「元宇宙元年」,「但若要架構出完整的元宇宙,恐怕還有許多任務必須完成。」

花凱龍表示,在元宇宙發展初期,必須到位的基礎建設包括:網路通連、人工智慧的運算能力、大數據(BigData)的處理能力、物聯網、虛擬實境及區塊鏈技術等。「就目前科技發展的程度,這些技術已經為元宇宙墊鋪了不錯的發展基礎,」他也坦言,若要進階到終極的元宇宙體驗,還需要進一步的生化技術,例如腦機介面,用來解讀人體動作時的腦波變化,讓人腦與裝置直接互動,才有辦法實現如電影《一級玩家》一般,華麗繽紛、感官擬真,且可任意切換的虛擬境界。」

以科技層次來看,元宇宙目前仍有許多門檻必須跨越。花凱龍說,首先是理想的傳輸環境,「電影場景中的元宇宙可瞬間移動,一眨眼就可以從臺灣到美國,總不能等個10秒才讓畫面慢慢成形,」所以從現在的5G到未來的6G、7G等無線通訊,都必須承載巨量的圖像、演算等資料、確保低延遲傳輸。

從人機互動到腦機互動 達成終極沉浸

「第二是人機互動,人的姿態及感官如何被掌握的更理想,虛擬世界的感受才能忠實地傳達,」花凱龍指出,動作及五感是科技大廠和新創致力研發的方向,例如臉書先前收購的Oculus,就開發出手部追蹤功能,據稱能夠辨識手語手勢,並支援抓握功能,提供更具沉浸感的體驗;同時,以純熟的AI進行人體骨架分析也是必要,才能拆解舉手投足的動作及行為,並即時應對。

至於眼耳鼻舌等感官,理論上也能用科技做到對應,但是迄今發展較為成熟的,僅有視覺和聽覺。觸覺還在發展初期,雖有壓力手套等技術,但要區分出輕撫及重擊,還有很大空間。現階段的人工嗅覺選擇,也相當有限,已有新創公司及先進實驗室打造出電子鼻及數位香氣,但受限於多元性與真實世界仍有落差;至於味覺的擬真,未來則可能透過刺激腦部,讓人以為吃到特定食物。

數位資產技術 促進新商模

元宇宙的第三個要素是數位資產技術,包括區塊鏈、NFT、智慧合約及版稅自動分潤機制等,才能促成數位文化及數位資產的發展,增加價值並促進交易。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林研詩指出,「新型態的數位交易必須創建開放、公平、安全的創作者經濟,才能打造Z世代追求的稀缺體驗。」她舉例,不論是藝術界、消費品牌或科技軟硬體廠,都在積極搶進元宇宙的數位資產商機。以天價賣出虛擬球鞋的新創公司RTFKT Studios在去年底被Nike收購;2021年度,佳士德拍賣公司售出的NFT加密藝術品已超過100件,成交總額達1.5億美元,其中75%買家都是首次參與佳士德拍賣;而佳士德去年拍出的最高價單件NFT藝術品也創下6,900萬美元的天價。

數位資產活絡了元宇宙經濟,大廠也搶進。今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2)中,以軟硬體模組作為元宇宙入口的新創公司Atomic Form,便展示了可直接連結區塊鏈及NFT服務的顯示器,標榜「From Wallet to Wall,無縫整合你的NFT資產」;三星推出具備NFT瀏覽器及市場整合器的電視機,讓消費者欣賞數位創作的同時,可立即下單購買。

有資產便有流通問題,未來跨宇宙的互通,也是必須克服的障礙。林研詩進一步說明,目前已有多重元宇宙出現,未來若牽涉資產或商業行為,必須在各宇宙間達到一定程度的通用,開放資料庫的共通結構及標準、共用服務都是未來待解決的議題。

元宇宙應用 大廠搶結盟

影視作品裡的元宇宙固然還有不短的距離,但相關應用早已在你我身邊。例如:美國遊戲大廠Linden Lab的「第二人生」遊戲,從2003發行PC版迄今,讓玩家創造分身在虛擬世界活出另一種人生,被視為「元祖級的元宇宙」。迄今已實現的元宇宙應用,包括遊戲、醫療、工廠數位分身、智慧城市及各種沉浸式體驗,運用了既有軟硬體技術如:顯示、感測、高速運算晶片、建模軟體、渲染引擎、人機互動軟體、3D掃瞄、影像及語音運算法則、自然語言處理等。以這些軟硬技術為底,再透過既有社群如臉書、Roblox、虛擬娛樂平台Wave等借力使力,想體驗元宇宙現在就可以辦到。

由於軟硬技術及社群均已粗具基礎,臉書一喊出元宇宙,資源豐沛的科技巨擘立刻跟上腳步,展開元宇宙相關的結盟,像是三星就與亞洲最大元宇宙平台Naver Z合作推出ZEPETO,使用者可在其中以創新家電布置專屬虛擬空間;通訊大廠高通(Qualcomm)則與微軟合作開發AR晶片,用於微軟AR智慧眼鏡,優化元宇宙的視覺體驗;韓國現代汽車則挾生產製造專業,與遊戲引擎大廠Unity合作「元宇宙數位分身工廠」。

工研院多年耕耘元宇宙基礎建設

在臺灣,和元宇宙相關的研發也在持續進行。花凱龍表示,工研院在元宇宙的基礎建設,如底層網路通訊、VR顯示解析度、人工智慧、虛擬訓練等,均已耕耘多年。近期工研院在高雄亞灣園區舉辦全球首創的「5G+MR無人機電競賽」,參與競技的飛手,戴上頭盔即能在混合實境(MR)一較高下;再如「5G+4K沉浸式展演」技術,則可透過演算法分析,擷取賽事直播的最佳視角,讓遠距觀賽宛如親臨,還可在賽事場地空曠處,建構虛擬廣告或提供即時賽事資訊,提升轉播的附加價值。

元宇宙科技仍處現在進行式,相關商機已經浮出台面,臺灣廠商應如何掌握?花凱龍指出,國內產業擅長科技硬體及整合,在製造業的元宇宙應用,如數位雙生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進展,反而是行銷、品牌、互動等,是元宇宙更值得開發的領域。當下一波科技浪潮走向網實融合的 「Phygital」(Physical+Digital)世界,演化出由數位與實體共感所建構的全新生態系時,更多價值將來自「軟商機」,除了資通訊的軟硬整合外,應用服務、內容產製、數位匯流平台等,會是更龐大的發展空間,美麗新世界將就此展開。

(本文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