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移工為何越來越缺 台大教授藍佩嘉這樣看

2022/02/14 06:07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藍佩嘉。(取自藍佩嘉個人網站)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台灣除了面臨嚴峻少子化挑戰,總人口數也從前年開始走下坡,原作為補充性人力的外籍移工(勞工)供需本已失衡,加上疫情影響國境管制,缺工的情況更顯嚴峻,無論政府公共建設、工商業以及一般家庭長照都受到衝擊。對此,學者認為有三大原因造成此現象之外,也直指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要回到提升勞動條件,不然某些工作永遠不會有人偏好去做。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受訪時表示,缺工是事實,近年台灣對移工需求有增無減,然而同一時間供給方卻呈現下降趨勢,在疫情期間更為明顯,造成此現象原因有三。第一,移工輸出國的經濟狀況提升,其中以越南較明顯;第二,輸入國之間的競爭,以印尼為例,看護越來越難找,這些人力可能選赴他國,或投入其他產業。第三,職業別也有所差異,特別在看護部分,因不受勞基法保障,薪資也未與基本薪資連動調整;若語言上有優勢,也寧可到日本等國。

被問到是否因台灣在勞動條件、薪資以及人權保障上有所不足,造成移工紛紛選擇他國?藍佩嘉認為,這些條件一直都存在,只是在過去供需未失調時,移工可能願意忍耐;不過當現在供需出現變化,買賣雙方的主動權已有所不同,這些不足相對被凸顯,讓移工寧選其他國家工作。

而在移工勞動權保障上,藍佩嘉表示,看護的勞動條件與其他產業相比落差大,比較需要檢討,雖因看護工作性質緣故,使其不受勞基法所保障,不過待遇沒有跟著基本工資連動調整,也會讓看護人力寧可轉到其他產業工作。另一個問題在於,台灣多為私人家戶單獨雇用看護,勞動力較不密集,雇主不願或無力支付較高薪水;外籍看護在日本是於機構工作,薪水跟勞動條件跟本國勞工一致,勞動條件相對受到制度上保障;對雇主而言,也得以聘雇到有專業背景或訓練的移工。

至於營造業跟製造業移工,藍佩嘉指出,大部分移工的基本工資就變成他們的一般工資。甚至是最高工資,實際上薪資不只如此,原因是願意做很多加班。不過現在缺工潮之下,公司也願意將工資往上調整。不過以單位鐘點薪資來看,移工還是比本國勞工低。不過就雇主觀點,薪水倒不是最關鍵考量,而是勞動力調度上的彈性,因移工較願意加班或做大夜班,也願意配合趕工。

對於傳出政府可能放寬移工取得永居權條件,藍佩嘉表示贊同,從勞動力短缺角度來看,台灣勢必得面對用移民政策作為解決人口問題的方式;從人權保障角度來看,很多移工在台工作許久,讓他們取得永居權利也合理,關鍵在於制度如何設計。

不過,藍佩嘉提醒,不能抱持錯誤想像,認為只要讓移工取得永居權,某些低階工作就會有充裕人力來做。假設今天移工取得在勞動市場自由流動的權利,也會想做勞動條件更好的工作。如果只想以開放移工永居解決缺工,恐無法充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要回到提升勞動條件,不然某些工作永遠不會有人偏好去做。

藍佩嘉也提到,過去台灣想像會有源源不絕的移工填補勞力缺口,但顯然現在的情況並非如此。同時,很多國家也將目光移向緬甸等國,如新加坡,但台灣面臨國際政治上的困境,選擇的彈性不如其他國家大。另一方面,台灣也不能想像永遠有更窮的國家會來填補缺口,因為這些國家永遠都有其他輸入國供選擇,或自己國家也有經濟發展的可能。若只想以提供永居權一勞永逸解決勞動力缺口,恐不是這麼樂觀。

而對於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藍佩嘉期許是長期政策,穩定建立與理解對東南亞的關係,因為彼此間的學習與接觸都不是一蹴可及,需花費一定時間,所以希望政府不要以短線方式操作,也不需要遍地開花,而是需要進行長期的資源挹注,對增進東南亞的理解與關係,較能生根積累。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