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能源短缺危機 掀起供應鏈連鎖影響

2021/10/08 10:11

中國電力短缺,不僅會損害自身經濟成長,對供應鏈的連鎖影響也將抑制全球經濟復甦。(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能源緊縮的打擊開始波及全球,傷害從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澳洲綿羊產業到紙箱製造。全球最大出口國中國的極端電力短缺,不僅會損害經濟成長,同時對供應鏈的連鎖影響可能會抑制正在努力擺脫疫情陰霾的全球經濟。

《彭博》報導,航運業已經面臨供應壅塞的問題,延後了年底假期服飾和玩具的交付,同時恰逢中國收穫季節,引發人們都食品雜貨物價大幅上漲的擔憂。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亞洲經濟學家庫伊斯(Louis Kuijs)表示,如果電力短缺和產業減產的情況持續下去,可能成為導致供應鏈問題的另一個因素,特別是當他們開始影響到出口商品的生產。

經濟學家已經就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作出警告,花旗集團(Citigroup)脆弱性指數(vulnerability index)表明,製造商和大宗商品出口商尤其面臨中國經濟疲軟的風險。同時台灣、南韓等鄰國,澳洲、智利這些金屬出口國也相對較敏感,容易受影響,德國等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也暴露在風險之中。

萬神殿宏觀經濟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柏瑟姆 (Craig Botham) 表示,這看起來像是對製造業再1次的停滯性通膨衝擊,不僅對中國如此,同時也影響全球。柏瑟姆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可以注意到價格上漲的廣泛,這是中國深度參與全球供應帶來的結果。

為穩定局勢,北京一直在尋找電力供應,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也將取決於這些行動取得成果的速度。許多中國工廠在黃金週假期減產,經濟學家正在密切關注重啟產能後,是否會再次出現電力短缺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一些產業面臨壓力,相關損害可能迅速擴散到其他產業。

疫情大流行期間,網購、物流需求飆升,在全球紙短缺影響下,紙箱和包裝材料的生產已相當緊張。根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數據,中國臨時停工對於產量的打擊將擴大,預計將導致9月和10月產量減少10到15%。

由於能源危機使全球最大的農業生產商收穫季更具挑戰性,食品供應鏈也面臨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佈數據,全球糧食價格在9月飆升,達到10年來最高水準。各界也開始擔心,隨著中國難以處理玉米、大豆、花生到棉花等作物,食品通膨的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荷蘭合作銀行分析指出,加工業預計將比穀物、肉類等主食受到更嚴重的影響。

鑑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零件生產基地,從iPhone到遊戲機,以及用於汽車、電氣的半導體封測主要中心之一,科技業預計也將受到巨大打擊。蘋果的重要合作夥伴和碩(4938)在中國限電後,啟動節能降載機制,日月光(3711)則停工數日。中國能源問題目前為止對於科技產業的整體影響有限,但供電緊縮弱勢持續惡化,可能會在年終購物季之前影響生產,並將全球晶片短缺危機延燒至2022年甚至更久之後。

半導體市場任何進一步的惡化預計也將牽動汽車製造業,在晶片短缺大大衝擊產能後,儘管汽車屬於受保護的產業,仍有少數企業受到限電波及。豐田在中國以天津和廣州為中心的多座工廠,每年生產超過100萬輛汽車,在這波能源危機之中,部分業務受到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