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克魯曼:恆大危機是泡沫前兆

2021/09/26 16:38

克魯曼認為,恆大還不是中國的「雷曼時刻」,但可能是經濟泡沫將至的前兆。(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恆大巨額負債是否會變成13年前雷曼兄弟倒閉掀起金融海嘯的翻版,引發討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恆大還不是中國的「雷曼時刻」,但可能是經濟泡沫將至的前兆。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表示,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恆大衍生的任何衝擊都控制得住,但他認為,即使恆大並非雷曼時刻,也不表示一切安然無事,恆大危機顯示中國很可能正經歷babaru時刻(泡沫時刻)。「babaru」是日文的外來語,意思是泡沫bubble。1980年代末期,日本遭遇「泡沫經濟」,當時許多資產價格狂飆,尤其是商用不動產,後來全面崩跌。

克魯曼指出,日本資產泡沫爆破雖未導致金融崩潰,但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經濟疲弱期。許多觀察家認為,日本經濟之所以欲振乏力,原因出在先前金融超載的後遺症,例如日本企業舉債過度、銀行背負太多不履約貸款包袱。經濟疲態揮之不去,從某些方面來看仍延續至今。

日本因生育率和移民人數下滑,造成日本工作年齡成年人口自1990年代以來迅速下滑,但考量人口結構因素,日本潛在的勞動者人均實質GDP基本上表現與美國差不多。日本充分就業大致能維持,靠不斷祭出超低利率和持續的預算赤字等經濟刺激支撐,這雖使日本的國債占GDP比率升破200%,但目前為止,這些債務尚未構成問題。

從許多方面來看,中國的現況與日本大不相同,但總體經濟情況卻有一點與當年日本泡沫快爆裂時非常類似。一方面,中國的人口結構愈來愈像日本,工作年齡人口在2015年達到頂峰,儘管一胎化政策已廢除,人口下降趨勢至少近年之內無法逆轉。

另一方面,如同泡沫年代的日本,現在中國的經濟嚴重失衡,包括消費者支出疲弱,投資水位很高。投資支出占GDP比率超過40%,對一個人口成長快速、技術進步直追富國的經濟體而言,或許是合理的;但中國在整體技術水平上仍落後西方和日本,生產力成長也在趨緩。

克魯格曼已在一系列推文中說:「似乎有一個廣泛的共識,雖然情況很糟糕,但這不是中國的雷曼時刻」。「當然,在過去的15年裡,廣泛的共識有很多錯誤。2008-9年的金融動盪相當短暫,但此後多年經濟一直低迷」。儘管語氣謹慎,克魯格曼補充說,中國經濟「嚴重失衡」。

克魯曼表示,中國面臨轉型,但當局調整的腳步拖拖拉拉,繼續以大量授信拉抬支出,如此無可避免地導致恆大這類的債務崩盤。中共或許能像以往粉飾太平,但恆大事件後續效應破綻終究會露出。恆大將是中國經濟終極考驗前的關鍵前兆,克魯曼質疑中國有像日本那樣的社會凝聚力,能夠讓經濟緩慢且溫和的復甦,而不引發社會與政治危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