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華融暴雷啟示 彭博:中國需要進行美式金融改革

2021/04/28 09:23

《彭博》指出,華融事件顯示中國需要來場「美式金融改革」。(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最大「壞帳銀行」華融資產前途未卜,突顯中國迫切需要簡化其金融監管系統,並借鑑美國等其他國家的金融監管改革經驗。《彭博》指出,華融事件顯示中國需要來場「美式金融改革」。

《彭博》報導,當投資者試圖對華融潛在重組尋求解釋時,將牽扯到多個政府機構,恐使問題更複雜化。

據報導,中國財政部為華融的大股東,可能會將其股份出售給主權財富基金,從而轉移責任。中國銀保監會雖稱為最高監管機構,但其對公司財務決策的權力有限。中國央行則正考慮承擔華融的部分資產,以維持整體金融穩定。

在這些政府機構之上的則是「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擔任主席,有跡象顯示,該委員會將擴大其職權範圍,並加強對當地金融機構的監督。

知情人士指出,儘管監管機構已針對華融的命運進行數次會議討論,中國銀保監會仍是目前唯一1家對華融公開發表評論的機構。

《彭博》指出,隨著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前所未有的資金正流入中國,中國資金也更廣泛的投資海外,面對金融系統日益增加的挑戰,北京需以透明方式加強監管,這點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國銀行央行副行長劉桂平也在3月的1篇文章敦促改革,他指出,中國的金融規則過於分散,可以借鑑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及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金融改革經驗。劉桂平認為,中國需要一致的金融穩定法。

劉桂平已向全國人大呈交提案,並建議在條件成熟時盡快出台。但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夥人Yang Zhaoquan指出,完成這項法案可能得花上3到5年的時間,他稱,由於風險事件接連出現,不僅損害市場,還波及金融及社會穩定性,因此迫切需要更多且強大法律工具。

《彭博》指出,像共產黨這樣執著於「掌控」的政府,在監管金融機構的行為似乎不太一致,一方面是疏忽對華融的監管,導致該公司爆發財務危機,一方面卻又警告像螞蟻集團這樣的公司影響力過大。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Liu Feng指出,中國市場曾經處於封閉,但現在隨著外國資本流入,中國的資本卻在流失,「這要求我們的法律及監管制度,必須與其他國家匹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