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通膨疑慮牽動金融市場 劉憶如:6指標預告通膨發生機率

2021/03/30 17:25

通膨疑慮引發金融市場震盪,劉憶如指出,可透過6大指標,CPI、貨幣供給(M2)、政府債務、Google Trend「通膨」討論熱度、美公債殖利率、抗通膨債券(TIPS)殖利率走勢,來觀察通膨發生機率。(示意圖、法新社)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近期美債殖利率彈升,引發市場通膨疑慮,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指出,可以透過6大指標,如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貨幣供給(M2)、政府債務、Google Trend「通膨」討論熱度、美公債殖利率、抗通膨債券(TIPS)殖利率走勢,來觀察通膨發生機率。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今(30)日舉行以「通膨會來嗎?如何影響股市、匯率及利率?」為題,舉行春季論壇;劉憶如指出,美國上次發生通膨在40年前,如果通膨捲土重來,可以提前作準備;並指,通膨情勢下,受創最深的將是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但黃金、比特幣、大宗原物料、抗通膨債券則是重要的抗通膨資產,至於房產雖然抗通膨,但無法應對停滯性通膨情況,「抗通膨資產走勢反映市場擔心通膨的狀況」。

儘管談到通膨,各界常引述CPI數據,但劉憶如指出,CPI之於是最單純、不準確的落後指標,並解釋,CPI為統計數字,當CPI上升代表通膨已經發生;貨幣供給則要觀察M2走勢,從歷史資料來看,市場資金與物價走勢亦步亦趨,去年美國聯準會等主要國家央行大舉印鈔,M2增幅飆升,但物價走勢仍平穩,「未來要觀察物價是不是還沒跟上。」

政府債務方面,劉憶如指,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債務飆升,目前全球債務佔GDP比重達350%,當年歐元區國家加入歐元體系,要求各國債務佔GDP比重不能超過60%,台灣則以40%為上限,凸顯當前全球政府債台高築情況,且美國拜登政府上任以來,推出1.9兆財政刺激方案,未來擬斥資3兆投入基礎建設,「政府若為了還債,加印更多鈔票,將加劇通膨疑慮。」

此外,Google Trend自去年3月以來,通膨討論聲量持續上升,且在今年2月創高,反應市場憂心情勢;美債殖利率方面,劉憶如指出,由於美債為固定收益資產,過去40年來沒有通膨,購買長期債券不影響實質購買力,但在通膨預期下,債券首當其衝,投資人拋售國債導致殖利率飆升,儘管美財政部長葉倫等人持續安撫市場,「但顯然未被市場接受,目前美債殖利率持續飆升,代表投資人擔心通膨問題。」

最後,劉憶如指出,抗通膨債券(TIPS)殖利率走勢也是觀察通膨的重要指標,目前抗通膨債券殖利率跌到-2%,代表投資人買入100萬TIPS,未來只能拿回98萬,但抗通膨債券在通膨超過一定門檻時,會有還本機制,如當通膨超過8%會提供8%報酬。因此在通膨8%預期下,投資人扣除-2%殖利率,仍有6%正報酬。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