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閉門造芯?專家:沒有1個國家能夠「自力更生」

2020/12/12 08:20

專家認為,半導體產業鏈錯綜複雜,中國要閉門造芯,恐難成功。(路透)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共高層在中共19屆5中全會上確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不過美國之音指出,晶片(芯片)製造涉及50多個學科、數千道工序,於毫釐之間要構建幾10億個晶體管結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自力更生」造晶片。

報導說,在半導體產業鏈中, 光刻機必不可少。目前荷蘭的艾斯摩爾(ASML)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生產高端極紫外光刻機的公司,然而,在其17家核心供應商中,一半以上來自美國,其餘為德國、瑞典等公司。

報導指出,在股權結構上,艾司摩爾的3大股東中,兩家來自美國,一家來自英國。美國的資本國際集團是最大股東,第2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此外,台灣的台積電、韓國的三星等也有持股,致使這兩家製造商享有優先取貨權。

報導說,在半導體業極為複雜的產業鏈中,從材料、製造、設計、設備、封裝、生產最後到市場,環環緊扣,艾斯摩爾在光刻機市場上雖然獨大,但也只是龐大產業鏈上的一環,其光刻機的鏡頭由德國的蔡司壟斷,雷射技術為美國Cymer所有,而法國公司提供關鍵的閥門。

在晶圓代工環節,晶片製造的重心已經逐漸從美國轉移到亞洲,台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電子目前是全球兩個最先進的晶圓代工生產商,但其所需的設備則要從歐洲和美國進口。

此外,在開發軟體領域,美國仍處主導地位。在當前世界3大晶片設計商中,美國占兩家,分別為新思科技(Synopsys)和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另一家是德國西門子旗下明導國際(Mentor)。

柏林智庫「新責任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克萊恩漢斯(Jan-Peter Kleinhans)指出,雖然整體來說美國仍在晶片產業占主導地位,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立造晶片。

他說,晶片產業的成功是各國最先進技術的結晶。以艾斯摩爾為例說:「他們花了20年的時間才開發出光刻機,他們自己也得依靠一個多達近5000個供應商的網絡,其中有多家公司在自身領域處於壟斷地位。」他補充,缺少其中任何一家公司,整個全球半導體價值鏈就會斷裂。

德國的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李約翰說,晶片的生產過程是建築在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知識積累上,短期內中國不可能在撇開現有產業鏈體系獨立生產晶片。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科技與國家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拉塞爾(Martijn Rasser)指出:「全球自由民主國家所擁有的盟友和夥伴網絡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而這是中國完全沒有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