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融時報:德汽車業對中依賴恐過高、容易受中國壓力影響

2020/11/25 19:19

《金融時報》引述專家意見指出,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的依賴度可能過高,且特別容易受中國的壓力影響。(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是德國汽車業的重要市場,雖然疫情尚未退去,但德國車廠戴姆勒(Daimler)第3季的中國銷售額增長了23%,顯示中國市場仍具強大購買力,而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去年也有近40%的汽車銷往中國,《金融時報》對此引述專家意見指出,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的依賴度可能過高,且特別容易受中國的壓力影響。

《金融時報》歐洲編輯Ben Hall在其專欄中指出,人們正擔心德國包括汽車業在內的工業,過於依賴中國。如車廠戴姆勒有中國吉利汽車等中國大股東,其梅賽德斯-賓士品牌有30%的車銷往中國,約佔集團營收11%。德國Dax 30指數公司如寶馬(BMW)、英飛凌(Infineon)和塑料製造商科思創(Covestro)的銷售額中,也有約1/5由中國市場貢獻。

德國獨立市場研究與顧問機構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CAM)主任 Stefan Bratzel還稱,中國也是自動駕駛、電汽車和其他技術的試驗場,但「我也擔心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的依賴度過高」。

文章也提到,德國汽車製造商,尤其容易受中國壓力影響,因為在中國營運多家工廠,需要當局的「善意」,而福斯汽車在中國有多達26家工廠,其中還有工廠位在有人權爭議的新疆。中國駐柏林大使則已在去年威脅稱,若德國屈服於美國壓力,禁止華為加入建設德國5G網路,德國車廠恐面臨危險。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首席經濟學家Max Zenglein則認為,歐洲能提供中國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也是中國巨大的出口市場,以及先進機械等技術知識的重要來源,雖然中國正努力減少依賴外國技術,但其仍是艱鉅、昂貴和費時的工作。

Zenglein稱,中歐相互依賴的感覺增加,可能使中國向歐洲展現「友好的政治關係,是友好的經濟關係所必須」的觀念,加上中國很少對歐洲實施商業報復,這讓歐洲得以針對中國尚未做出的行動,做出預先反應。

但德國工業機械製造公司創浦(Trumpf)則曾針對香港的現況表示,中國正有系統地追求逐步征服西方的目標,而歐洲人對此作為甚少是疏忽的行為,鑒於企業最終並不會撤出中國,歐洲真的能「預先反應」的機會很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