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鍾錦墀:RCEP與20年的超前部署

2020/11/17 12:23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在越南簽署。(歐新社)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處長 鍾錦墀

在各方預期下,RCEP全體會員國終於完成簽署,雖仍需6+3的批准程序(六個東協會員國國會與三個非東協會員國國會),一般預計最快在2021年下半年RCEP或可正式生效。眾所週知,此次RCEP在印度缺席的情況下,依然展現決心順利完成簽署,主因就是中國大陸在亞太區域落實經貿影響力的戰略佈局。而在全球供應鏈與全球貿易比例均佔有重要地位的台灣,在這個亞太區成員國最多、貿易額最大的多邊自貿協定中被缺席,固然是區域整合的重大缺憾,也將對台灣部分產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RCEP的影響雖非立時可至,但台灣的傳統產業部分必然會受到較多影響。

對台灣來說,即使RCEP的降稅清單尚未公布,但我國出口的主力ICT產品,在WTO的資訊科技協定(ITA) 架構下,在關稅方面幾乎毫無影響。而ICT產品占我國銷往東協的出口比例約為70%,在很大的程度上,更讓這波衝擊力道減緩許多。此次RCEP成形,台灣被排除在外的負面影響之所以能降低到仍可處理、還有緩衝餘地的情境,主因之一就是20年前的有志之士們,透過APEC場域即時掌握ITA的重要性與未來趨勢,力排眾議讓台灣由消極拒絕轉向積極參與ITA的關鍵因素。可以說,當年決策者的專業判斷與意志堅持,才打造了台灣今日能立於不敗之地、進可攻退可守的經貿戰略優勢地位。

由今鑑昔,回顧當年簽署ITA的歷程,更清晰地凸顯APEC在推動ITA談判的重要推手角色。1996年11月APEC領袖會議期間的多次協商,終於落實為當年12月WTO部長會議共同發布的《關於資訊科技產品貿易之部長宣言》,目的在於提高資訊科技的市場進入機會。當時國內的質疑與反彈聲浪頗大,認為資訊科技產業處於起步階段,貿然加入ICT產品相互零關稅待遇,將使產業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而反對簽署。所幸包含時任經濟部長的王志剛、何美玥、貿易局局長林義夫、外交部國組司等技術官僚,堅持專業判斷並多次反覆溝通,終於使得ITA協定,包括後來更新版的ITA 2,讓台灣ICT產品在沒有雙邊、複邊、多邊FTA的情勢下,仍然可以避免貿易移轉的負面效應。

ITA的歷程凸顯現階段台灣經貿戰略的佈局,必須排除技術性的瑣碎複雜,一如20年前台灣透過參與APEC與WTO的超前部署,並進而持續深化這兩個多邊國際經貿平台,同時努力排除加入區域整合的政策障礙,來推動區域性的台美BTA、CPTPP,亦或FTAAP。台語「頭過身就過」諺語,正符合目前台灣所面對前所未見的巨型自貿協定,決策者也應秉持當年經貿首長決大疑、定大策的判斷與堅持,由公私部門協力排除障礙,透過更進一步的自由化措施與產業轉型政策,落實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韌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