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600億補助打水漂 日企:自中國移回日本不切實際

2020/06/09 11:16

圖為東風本田在武漢的產線。(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爆發後的高峰期,中國工廠幾乎停轉,日本推出的刺激計畫順勢撥出2200億日圓(約新台幣604.6億元),幫助日本企業將生產轉移回國內,然而許多日企並不買單,直言回日生產不切實際。

《路透》報導,日本消費品製造商愛麗思歐雅瑪(Iris Ohyama)是首家也是迄今唯一利用補貼回日生產的公司,該公司4月同意在日本緊急生產口罩,此前口罩全在中國生產。然而許多其他日企表示,移回國內不切實際且不經濟,因為大部分產品要滿足「即時生產」的要求,並且最終都是提供給中國消費者。

日本貿易省的1項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3月,日企在中國至少有7400家分支機構,較2008年增長60%。同年,這些分支機構的製造業部門售出2520億美元(約新台幣7.49兆元)的商品,其中73%在中國銷售、只有17%銷回日本。

汽車製造商

日本車廠便認為,在全球最大的車市依賴中國供應商確有好處。1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車廠高層表示,就算公司有意願,還是很難降低中國製造零件的比例,過去10年中國供應商競爭能力提高,現在零件種類廣泛且品質高、成本低。

生產懸吊系統和其他汽車零件的Yorozu表示,它們製造的零件太大,靠近客戶更能控制成本,其位於武漢的工廠距離本田汽車的裝配廠僅7公里。豐田、日產、本田除在中國有裝配廠外,各自還有最少3座研發中心在中國,3家車廠底下供應商的研發中心亦隨之設在中國。

對此有日本零件供應商指出,軟體的開發地點決定硬體的開發和製造地,政府新的激勵措施如果只著重恢復製造業生產地點,卻忽略研發職能的話,是錯誤的政策。

電子業

電子製造商亦稱脫離中國供應鏈非常困難。日本電產(Nidec Corp)4月表示需要改善其中國供應鏈,因為當時無法採購基本零件而須從歐洲運入,執行長永守重信說應該要加強在中工廠採購,直接在內部生產這類零件。夏普亦稱,其組裝、測試需要大量勞力,因此一向在中進行,要回日本成本太高。

不過日本顯示器(JDI)、羅姆半導體集團(Rohm)表示,依靠海外進行的勞動密集型末端流程現在走向全自動化,這個轉變過程可能促使日本國內建造新裝配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