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疫情重創亞太經濟 標普:銀行業壞帳估增加18兆

2020/04/06 15:56

標普表示,疫情將考驗亞太地區銀行業韌性,並指,2020年亞太地區銀行業壞帳將增加6000億美元,且中國將占最大份額,,預估今年中國銀行業壞帳比例將增加2%。(示意圖,彭博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重創亞太地區經濟體,國際信評機構標普(S&P Global Ratings)今(6)日表示,疫情將考驗亞太20個經濟體銀行業韌性,並指,2020年亞太地區銀行業信貸成本將增加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不良資產(Nonperforming Assets, NPAs)則將增加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13兆元),未來部分銀行業恐面臨降評。

若以美元計算,標普認為,亞太地區中國銀行業壞帳、信貸成本比例將占最大份額,預估今年中國銀行業壞帳比例將增加2%,信貸損失增加100個基點;印度壞帳估增加1.9%,信貸損失則較中國惡化,估增加130個基點。

面對疫情衝擊,亞太各國政府、央行相繼推出一系列貨幣、財政措施,包含降息、注入流動性、提供受影響產業、地區定向貸款,並透過政策協助銀行支撐原先體質良好,但受疫情衝擊而面臨困境的家庭或企業貸款,但相關措施理論與實務上仍有極大落差,且政府將因此面臨巨額財政支出。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Gavin Gunning 認為,銀行資產品質韌性將取決於政府、或監管單位推行的上述政策能否奏效。

此外,除了壞帳、信貸成本增加衝擊銀行業,Gunning指,當前疫情蔓延更加快速,影響更加長久且深遠也是主要危機,認為「這將深化2020年經濟問題。隨著投資人風險趨避情緒升溫,融資情形將進一步惡化,可能破壞銀行信用評級。」

標普指出,儘管在疫情大流行(pandemic)初期階段,銀行業衝擊尚未顯現,但未來受人流、貿易中斷、供應鏈斷鏈,加上大宗商品價格崩跌,眾多問題夾雜引發「滾雪球效應(snowballing effects)」,最終將衝擊銀行資產品質,可能破壞銀行信用評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