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專家:中國仍掌握關鍵零組件製造 科技大廠很難無痛撤中

2020/03/05 19:16

有專家指出,各科技公司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不容易,雖然模組產品如相機,以及組裝工作能勉強分散出中國,但電子零組件如顯示器和記憶體晶片的生產,因需要完整的產業生態系支持,而難以將其轉移到中國之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供應鏈連續受美中貿易戰、武漢肺炎疫情打擊,科技大廠如Google、微軟等都傳出打算加速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但有專家指出,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不容易,雖然模組產品如相機,以及組裝工作能勉強分散出中國,但電子零組件如顯示器和記憶體晶片的生產,因需要完整的產業生態系支持,而難以轉移到中國之外。

《CNBC》報導,Goolge和微軟都傳出因武漢肺炎疫情,而更堅持將產品生產撤出中國,兩公司分別計畫在越南生產新型Pixel手機,和Surface系列的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產品。

但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戰略運營實踐合夥人P.S. Subramaniam指出,電子業製造要移出中國並不容易。Subramaniam表示,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分成零組件製造、模組產品製造和完成品組裝,而中國約負責全球40%的組裝工作,剩下的產能則分散至其他地區,因此在短期內(約3到6個月),完成品組裝工作較容易實現多元化。

另外,雖然中國約負責60%的模組產品製造,但要將產能轉移至其他地區仍然可行,儘管有一定的難度。

Subramaniam稱,將生產轉移出中國遭遇的主要困難,包括顯示器、記憶體晶片等產品的零組件製造,因為相關產品的生產需要完整的產業生態系支持,考慮到中國已有現成的環境,以及在其他地區建設產能所需耗費的時間,要將零組件製造轉移出中國會很困難。

研究機構Coresigh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John Harmon也表示,有些產品裝配工作,可能會轉移到中國以外,但建立產線需要時間,且沒有其他國家能提供相當於中國的勞動力。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合夥人Neil Shah稱,如台灣、日本或南韓等中國以外的零組件製造替代,也都在中國製造,因此更延長了供應鏈多元化的時間。

不過,諮詢公司AArete董事總經理Sean Maharaj則認為,有許多公司一直在認真探索降低供應鏈風險的策略,儘管相關工作進行速度慢如飛機轉彎,但若企業願意投資,並和地方政府與地方企業緊密合作,仍有望加速實現目標,而如南韓、台灣、越南等地,都是能快速幫助供應鏈多元化的地區。

但IDC設備研究副總裁Bryan Ma仍警告,出於武漢肺炎疫情傳播到其他國家,且越南等國也可能成為美國的貿易戰關稅目標,因此將生產轉移出中國僅管有助於分散風險,但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