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CEO開講》林之晨:5G網路應共用 政府須考量這個…

2019/09/02 07:30

相關影音

林之晨認為,5G戰略應從整體國家利益出發,考量用電量、整體資源等因素。(記者胡志愷攝)

(林之晨為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台灣代表:APEC Vision Group (AVG) 台灣代表)

5G網路一個基地台,耗電量大概是4G基地台的3倍。5G因為它的頻率比較高,所以若要像4G一樣涵蓋全台灣的話,可能它基地台密度要3倍。那也就是說,1條5G網路它的耗電量就會是4G的9倍。

我們台灣現在是電力供應並不穩定,而且在國家戰略上,是希望引導台商回台投資、建廠的關鍵時期。所以台灣的電力到底要應用在什麼領域?這麼珍貴且有限的資源到底要投資在什麼事情上面,是要投資在5條做一模一樣事情的「高鐵」(指5G網路)嗎?還是說,其實像台灣這麼大的國家,1至2條5G網路就可滿足市場需求。

5G整體耗電量將會是4G的9倍

其實以耗電量來講,台灣真的不需要蓋5條5G的網路。我們也一直在建議,5G競標的規則應該要修正;另一方面,我們其實只有270 MHz的3.5GHz的這頻寬,那1條5G網路要發揮它的效果,其實要用100個MHz,那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頻寬整理出來,也就只夠2.7條5G的網路。所以台灣頻寬的這個資源,實在也不夠5條。

現在整個5G網路競標,情況有點像是純粹只是為了在頻譜的競標過程中去Maximize(最大化)一次性競標的回收,但是比較沒有去考慮整個國家從用電面、從頻譜的資源面,來整體考量國家利益的角度。

所以我們一直在建言,在頻譜的遊戲規則應該要朝向全國1、2條這個5G的網路,然後減少用電量,去滿足現在的頻寬、頻譜資產這個最大化的這個角度。

假設台灣能夠去朝著只建構1條到2條5G網路去發展,由1到2家業者負責建設5G網路,其他業者用租用5G網路的方式去使用這個網際網路。它或許是一個電信客戶、又或者是一個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也就是虛擬化電信業者,端看它對於5G網路的應用情形。

其它電信業者若直接當客戶的話,就是直接使用網路;如果我是要MVNO,就是當個二房東的概念。所以在1個平行時空的台灣裡面,如果是這樣的設計,那會有很多的業者用這種共用的方式來使用這5G的網路。

5G共用網路是避免資源重複浪費

我們希望這個5G網路競標的結果出來之後,在避免資源重複浪費的前提下,我們還是去推動業者之間的共用網路。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能夠在3G和4G這邊,尤其是3G喔,現在5G都已經要出來了,那一個國家要同時間去維持3個世代的行動通訊網路,其實對一個國家資源來講,也不是最好的佈局。是不是政府能夠儘快讓3G的這個網路,讓大家可以共用,讓全國剩下1至2條的網路,也可以大幅減少3G的用電跟各種資產的浪費喔。所以,至少在台灣這個另1個平行時空,在5G還沒確認之前,我們至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3G跟4G的共頻共網其實是可以盡快做的。

有人提及電信業者是否有牴觸公平法的問題?台灣的公平法,其實這個翻譯是有點不好的,它當初是叫Antitrust,就是反壟斷 、反托拉斯嘛。那反壟斷的精神就是,在市場上要有足夠的競爭者,讓客人有足夠的選擇,那這個時候價格會趨近於完全競爭嘛,那這時候,消費者剩餘會最大化,或者客人的剩餘會最大化。所以說,其實即便在今時今刻,大部分的電信業者其實很多的站都是共用的,那只是在往上一層去共用基地台、在往上一層共用頻譜,但這不會剝奪消費者的選擇,就是說今時今日,雖然我們只有5家擁有核心網路的電信商,但是實際做為一個消費者,你有很多電信服務的選擇,你除了這5家之外,你還可以選擇Line Mobile、家樂福 Mobile、7-11的 ibon mobile,這些MVNO的存在,都會造成市場上的競爭,都會造成價格趨於合理,造成消費者剩餘的增加。

所以是否牴觸公平法,應該要從市場上的競爭跟消費者剩餘創造去看,而不是純粹從這個資源的壟斷性去看。所以我覺得以台灣90%能源依賴進口、這麼缺電的情況下,其實真的公平法或者調查競爭、反壟斷的重點,應不在要不要蓋5條、6條核心網路,它的重點在於能夠有足夠的業者去提供這樣的服務。所以你如果要用「3共」的精神,在5G的網路1條、2條蓋好之後,能夠像日本一樣刺激幾10家、幾百家MVNO互相競爭,每1家都提供不同的利基市場、不同服務與產品,這時候反而能夠創造更多的消費者剩餘跟需求面剩餘。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前陣子剛剛啟用玉山北峰的基地台,所以就是利用那個太陽能去供應那邊的電力。那因為現在不能共站嘛,所以就變成我們幾家電信業者都要在玉山蓋1個基地台,每個都要弄1個太陽能板,其實就像是玉山北峰這麼少人用的偏鄉中的偏鄉,都還不能用共頻共網的方式去服務客人,其實這是一個資源的浪費,玉山上面建基地台,都是要用人力背上去,壞掉的話,也是要用人力爬上去修,那我們真的有必要在那麼偏遠的地方,去維護這多套網路,這個其實對我們國家社會來講,真的是公平嗎?

5G可帶動未來20年生活與商業的大變革

未來的10年、20年是1個「超5G」的時代,那它不是只是1個5G的Connectivity(連接)而已,它在講是未來的10年、20年,人們的生活怎變的智慧化、自動化。舉例來說,現在這個出路A點到B點,你可能要仰賴大眾運輸工具,或者私家車、計程車。那你想像如果未來的10年,如果所有的車都是自動駕駛了。第一個,成本一定會大幅度的降低,因為少了司機這個元素,司機是計程車費用高昂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所以自駕車它的成本會大幅度的降低,像是從台北車站坐車到東區,自動駕駛話,可能只要10塊錢跟公車一樣。再來的話,它的安全性可能會大幅提升喔,因為人類駕駛每年會撞死100萬人,因為人類並不是很consistent(始終如一)的工作者,因為我們會累、會想睡覺,我們會分心、會一邊開車一邊傳簡訊。但機器是不會累的,24小時都可以Consistent的Perform(執行)事情,你只要把它訓練好,1個機器訓練好就可以散佈到全部機器,它們的Perform都是一樣的,人類可能1個是好駕駛,另1個可能是不好駕駛,機器可以全部都是Consistent的,所以安全性會增加。

再來就是說,因為它的判斷能力比人類好多了,所以人類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最高限速110,機器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最高限速可達300,因為對它來講300公里每小時速度,它看起來像慢動作一樣,對機器來講,1秒鐘要判斷幾百次、幾千次,對它來說是輕鬆平常,但人類從腳傳到大腦,可能都要零點幾秒。

在未來的10年,觀光交通來講,就會有1個非常革命性的變革,未來每1個人出門都可以搭機器開的計程車,又快又安全、又便宜。

在交通智慧化裡,當然5G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包括服務層、商業模式層都會有巨大改變。所以,光是講智慧交通這點,未來10年、20年就會有巨大的改變,怎樣在這過程中去建構一個好的服務模式,而且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也能夠用最合理的價錢取得這樣的1個服務,讓經營服務的人也能夠賺到合理的利潤,那這個就是未來觀光智慧交通一個很大的機會,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領域,像是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家居等等有太多了,所以未來的20年,我覺得是智慧生活跟自動化大爆發的年代,那5G可能是其中關鍵的拼圖,但是整個要改變的,遠遠大過5G這個事情。

(總策畫/記者歐祥義;採訪整理/記者胡志愷、吳滋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