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太陽能產業遭各方困境 正用這招求出路

2019/06/10 16:25

中國太陽能產業去年面臨挑戰,除美國去年對進口太陽能產品徵收關稅,中國當局也在去年大砍太陽能補貼,並將再生能源的電價降低10%,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則希望促進創新面對困境,以在價格上維持競爭力,同時希望打開非洲等國的再生能源市場。圖為太陽能板示意圖。(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太陽能產業去年面臨挑戰,除美國去年對進口太陽能產品徵收30%到50%關稅,中國當局也在去年推出「六一新政」大砍太陽能補貼,並將再生能源的電價降低10%,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則希望促進創新面對困境,如晶科能源(JinkoSolar Holding)、天合光能(Trina Solar)和華為等都推出新技術降低發電成本,以在價格上維持競爭力,並同時希望打開非洲等國的再生能源市場。

《日經新聞》今(10)報導,雖然中國太陽能公司控制全球約70%的太陽能板市場,且10大製造商中有8家為中國公司,但其正面臨美國關稅、中國政府大砍補貼以及降低再生能源電價的困境,行業觀察人士更推測,補貼恐將在2020年前完全結束,讓中國太陽能企業正積極確保在沒有政府激勵措施的情況下,也能保持盈利。

報導指出,中國各太陽能公司正以創新求生存,如晶科能源的太陽能板背板,可以利用地面反射的光線發電,該公司表示,此功能可以將發電量提高30%,並希望這種雙面設計能成為主流;天合光能開發的系統,讓太陽能板能跟踪太陽移動路徑,以最大限度提高能量輸入;華為推出的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分析天氣和反射陽光等因素,微調太陽能板的位置。

另外,中國太陽能公司也正尋求打開可再生能源缺乏有效國家支持的市場,如非洲等國。而因日本將在2020財年末審查其太陽能電價補助,中國公司也希望屆時能在日本市場獲得更大的市佔。

據報導,雖然日本京瓷、松下公司在太陽能發電的效率上擊敗大多數中國對手,但其面板生產成本更高、更複雜,因此價格高出約30%至50%倍,中國製造商則以創新方法提高性能,同時使用更便宜的材料,讓其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然而,中國太陽能產業因去年中國政府政策的變化,導致其新太陽能裝置安裝量下降17%,補貼制度將結束也可能進一步壓抑需求。

歐洲工業團體SolarPower Europe預計,今年的新太陽能產能將達到84.5百萬瓩至165.4百萬瓩,此範圍的低端低於去年的102.4百萬瓩,而鑒於2013年歐盟曾因決定對中國太陽能板徵收反傾銷稅,使中國爆發可再生能源泡沫,若太陽能發電裝置量增加,具破壞性的價格戰可能再次爆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