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大降增值稅 會計師提醒:企業、台商未必是贏家

2019/03/06 20:54

KPMG台灣所(安侯建業)會計師劉中惠提醒,降稅乍聽絕對有利,但當降的是「增值稅」時,身處激烈競爭產業及外銷導向的台商,成本及獲利情形反而可能因此受到衝擊,建議及早重新檢視供應鏈安排。(路透)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因應美中貿易戰及國內經濟減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宣布將大規模「減稅降費」。KPMG台灣所(安侯建業)會計師劉中惠提醒,降稅乍聽絕對有利,但當降的是「增值稅」時,身處激烈競爭產業及外銷導向的台商,成本及獲利情形反而可能因此受到衝擊,建議及早重新檢視供應鏈安排。

觀察中國此波降稅,重中之重在調低主要產業「增值稅」,根據不同產業類別,增值稅稅率分為6種。此次調低的,是包括製造業在內等最多行業採用的適用稅率,將由16%降為13%;此外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的適用稅率,也將由10%降為9%。

劉中惠分析,增值稅的課徵方式類似於台灣的營業稅,屬於附加於售價之外的「價外稅」,實際課徵方式如下。

假設B公司向上游A公司購買100元原料,加上增值稅16%(16元,進項稅額),共支付116元;B公司將原料加工為商品後,訂價為200元售出,加上增值稅16%(32元,銷項稅額),以總售價232元賣給消費者。計稅時,B公司須以銷項稅額(32元)減進項稅額(16元)的差額,報繳16元增值稅。

她指出,因此,增值稅降低對企業最直接的好處是,因須繳納的稅費減少,現金流壓力可望減輕,一些隨增值稅課徵的附屬稅費也跟著降低。但除此外,增值稅的降稅紅利,企業能分到多少,得看相對上游供應商及消費者,企業是否具有議價能力。

劉中惠表示,最理想的狀況有兩種,一是上游供應商願意降低原料總售價,廠商本身商品在市場上又有競爭力,在進貨成本降低,稍微調低售價消費者就願意買的情況下,廠商獲利就能實質上升。二是進貨成本及售價,皆完全反映降稅幅度沒多賺,但因售價降低,買氣增加,廠商也會受惠。

不過,碰到上游廠商強勢,不願降低原料售價,廠商本身又身處高度競爭產業,不得不降低售價時,就可能反而吃掉獲利。此外,做三角貿易、以外銷為主的台商,出口產品不須繳增值稅因此可獲得退稅,隨增值稅降低,能退的稅也就變少,變相成本會上升。

劉中惠建議,台商應儘早檢視降稅帶來的利弊,妥善調整供應鏈,例如與上游供應商重新談價,或思考更換供應商;目前正在進行的商業契約,也記得將降稅效應考量進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