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砸逾千億養鴻海「大白象」 彭博:威州需花25年才能回本

2018/11/07 16:26

彭博專欄作家指出,鴻海威州廠,已經成為成本龐大但難以回收的「大白象」,將可能讓威州要花上25年才能回本。(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週二舉行期中選舉,川普政策也受選民檢驗,但有彭博專欄作家指出,川普「美國製造」政策的代表鴻海威州廠,已經成為成本龐大但難以回收的「大白象」,將可能讓威州要花上25年才能回本。

彭博專欄作家史密斯(Noah Smith)週二撰文指出,為了讓鴻海到威州建設面板廠,威州政府砸下了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80億元),但威州州政府目前對製造業的課稅稅率極低,很多的花費將以現金支出,算下了平均每個威州民眾將分攤1800美元(約新台幣5.5萬元)的成本。

根據鴻海規劃,威州廠將要以5.4萬美元聘僱約3000名員工。就算以鴻海承諾的最終聘僱人數1.3萬人來計算,威州因鴻海創造的每個工作機會所付出的成本,仍高達34.6萬美元,而如果鴻海最終聘雇的人數變少,威州納稅人付出的代價將會更高。

史密斯認為,這代表即便是最樂觀的預估,威州政府的這筆投資最快也要花上25年,也就是2043年才能回本。

史密斯就認為,「這聽起來是一筆很糟糕的交易」。他引述經濟學家Tim Bartik的估算,認為鴻海威州廠創造每個就業機會的成本,是一般狀況下的10倍。此外,在鴻海與威州的合約中,鴻海並沒有義務聘僱1.3萬名美國勞工,鴻海也能從中國引進勞工取代。而目前威州廠的營運型態已經有所變動,已改為成本較低、較不先進的面板製程。

鴻海只是其中一個案例,史密斯認為,美國其他州和城市都有類似提供優惠,爭取企業的情況,但他認為「這是一種零和遊戲」,因為就算個州不削價競爭,這些企業最終還是會找地方落腳。

不僅如此,在過程中,許多經費將因此被浪費,短期的利益最終也將被長期成本給吃掉,而地方政府也難以監督企業是否實現其承諾。

史密斯認為,像川普和威州州長沃克等執政者,如果真的想要振興地方經濟,而不是只做做樣子或引入「大白象」,應該尋求其他更聰明、更有效率的方法。而不光只靠提供優惠來吸引企業投資。

史密斯建議,最好的做法應該是創造合適的經商環境,改善基礎建設、教育等企業無法或不願做的事。這些方式雖然不像用過高的代價找來鴻海那樣的吸睛,但長期來說,將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幫助更多的美國民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