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貿易戰衝擊中國GDP? 學者:不!這數字才是關鍵

2018/08/19 19:43

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彭博撰文指出,美中貿易戰對中國經濟衝擊,從GDP數據無法看出。(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彭博撰文指出,現在分析師都急著評估美中爆發全面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潛在衝擊,這牽涉到評估美國對中國的課稅金額多寡,會影響到中國GDP成長數據多寡,目前的預估範圍從中國GDP成長率將減少0.1至0.2個百分點,到最高達2個百分點。

佩蒂斯表示,這種方式也許適合評估其他國家面臨外部危機時的衝擊,但要評估中國,卻完全不適合。事實上,中國GDP成長率將不受美國貿易戰影響,無論情況多麼嚴重,因為中國政府將會竭盡所能符合成長目標。這並不意味了高關稅不會損及中國經濟,中國的痛苦將以債務快速增加的形式取代。換言之,貿易戰的衝擊越嚴重,中國必須增加更多債務來達到成長目標。

文章指出,要了解其中原因,就得搞清楚GDP成長做為產出系統和投入系統的差異。在大部分國家,GDP是衡量經濟產出的方法,在每個期間(如1季)結束後,政府統計人員計算經濟在一些標濟的經濟限制(standard economic constraints)下該季的表現,並測量經濟活動的變化,再將經濟的總量公布,看看是擴張或萎縮。

但中國並不是那麼做。中國政府早在每年開年之初就設定被認為可達到社會和政治目的(包括維持低失業率)的成長目標。這個成長目標的政治本質改變了標準的經濟限制,鼓勵地方政府產生額外的經濟活動就成為必要之舉,加上私營和房地產部門的經濟活動,就能達成這個成長目標。

文章說,中國要讓這套系統運作,有2個重要的獨特因素。首先是,直到目前為止,中國地方政府並未受限於硬性的預算限制,他們能投入幾乎無限量的非生產性經濟活動,不受無償債能力的擔憂所約束。

其次是,中國地方政府控制銀行體系創造出的大部分信用額度,因為這類貸款獲得直接或間接擔保,當銀行業所融資的計畫無法償債時,他們無須打銷壞帳。這允許銀行業擴大更多新貸款,給需要達到成長目標的地方政府。

如果每個期間打銷的債務金額,低於這個期間所擴大的非經濟貸款額度,GDP就會成長,無論基本的經濟能否自行產生足夠的活動。只要中國仍有舉債能力,政府也願意使用這個能力,中國就能達到所想要的GDP成長率目標。因此,GDP數字也許能告知中國所想達到的社會和政治優先項目,在評估中國實際經濟表現上卻是很糟糕的方法,甚至無法說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