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 梁永斐真正的挑戰 盤點整合國美館及史博館資源定位

2022/03/13 05:30

史博前館長廖新田(左起)卸任,文化部長李永得2月親自監交印信給代理館長梁永斐。(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特稿

史博館、國美館組成雙館「典藏盤點整合小組」 ,梁永斐(中)11日邀交流會議與會人員參觀國美館典藏庫房。梁永斐表示,雙館典藏盤點預計4月中完成。(國美館/提供)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於11日召開「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及4國立生活美學館業務交流會議」,由身兼國美館館長與史博館代理館長的梁永斐親自主持,看似一場尋常的業務交流會議,為2023年6館展開正式的館際交流作準備,但研商重點在國美館及史博館藏品管理的盤點與授權作業整合等事宜,不難看出文化部委付梁永斐處理史博館與國美館之間國家美術館屬性與定位,正積極朝目標進行中。

成立於1955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原名「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1957年被當時蔣介石總統改名「國立歷史博物館」,早期30餘年主要營運內容是文物美術(多為原河南博物館文物與政治外交等贈禮),與中華民國歷史的關連,最多只是用藝術文物來呈現國家歷史;因史博館於1961年興建「國家畫廊」,到了1987年國美館開館後,多數台灣藝術家仍以進史博館辦理個人回顧特展,視為藝術生涯崇高地位的肯定,對這種怪現象,前館長廖新田就曾坦言,「這樣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確實運作得很像國家美術館」。

在此前提下,身為國家美術館的國美館,成立以來努力想在當代藝術方面追趕上台北市立美術館,久而久之,國美館之為國家美術館能否全面關照台灣藝術史的問題備受討論,而被視為非當代藝術領域的傳統藝術家們(此為概念性分類),進入史博館辦理生涯重大回顧展仍是首選,因為想進入真正的「國美館」辦個人大展,甚至比一些年輕的當代藝術家困難,也使國美館因發展方向產生重大傾斜遭受質疑。

另一方面,站不上台灣美術史正統地位的「史博館」,在國家歷史方面也不曾突顯其地位,尤其自2011年位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開幕後,位於台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定位就更加尷尬了。

廖新田借調期滿歸建回學校之後,文化部於今年1月公告由國美館館長梁永斐暫兼史博館代理館長,文化部指出,「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國立台灣美術館同為台灣近現代美術發展最重要的機構,期許在梁館長的規劃下,兩館能有更好的分工及整合,讓台灣美術史的建構能夠相輔相成,深化台灣美術多元交融的發展脈絡。」

不難看出文化部長李永得對梁永斐深切的期許,雖然引發當代藝術界批評是「客家的省著用」,李永得倒也高EQ自嘲,「其實我是客家的剝削他,因為這是一個苦差事。」因為現階段史博館除需要努力提升整擴建工程進度盼盡快重新開館,李永得也指出,期待梁永斐能有效讓史博的典藏、展覽等與其他美術機構有更多的交流、分工及整合。

無論就典藏品定位、營運方向甚或「史博館」是否該更名來看,這個在台灣堪稱歷史頗悠久的博物館,實在有太多需要處理的問題,至於由梁永斐率國美館主導的2023年6館館際交流,能否對「史博館」的未來起什麼作用?就是梁永斐真正的挑戰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